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8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内部报告承认,应急人员能力不足和信息缺失,导致埃博拉疫情未能得到及时控制。 世卫组织的最新数字显示,在受埃博拉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利比里亚、几内亚和塞拉里昂,埃博拉疫情已导致人死亡,人感染。世卫发言人10月14日拉响警报:如果未来2个月内国际社会不充分应对埃博拉疫情,埃博拉患者将每周新增-人;而在过去4周,每周都有新患者出现,且患者死亡率高达70%。 意外已发生,惊慌也无用。与其忧心忡忡却无所适从,不如客观地了解形势,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是时候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如何有效防控等知识了。 1.什么是埃博拉病毒? 答: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现为民主刚果共和国)首次发现。通俗地说,它是5种病毒的统称,其中4种已证实可传染给人类(名字分别是“扎伊尔”、“苏丹”、“塔伊森林”和“本迪布焦”),另一种叫“雷斯顿”——尚未发现能传染给人类。 2.埃博拉疫病如何传播? 答:目前的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靠感染者的体液传播。这些体液包括感染者的唾液、呕吐物、血液、排泄物、眼泪、汗水和母乳等。健康人皮肤破损的部位或者粘膜如果接触到留下埃博拉疫病患者体液的物件,如床单、衣物和用过的针管,也可能被感染。 目前各方的研究都表明,病毒还不会通过空气传播。所以,如果是为了防范埃博拉病毒的空气传播而戴口罩,目前看没必要。 3.感染埃博拉后有哪些症状? 答: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一般是5至7天,最短2天,最长可达21天。初期症状是发烧头痛、关节和肌肉酸痛、咽喉疼痛和肌肉无力。这跟患流感的症状很相似,因此,最开始一般很难诊断某人是否感染了埃博拉,目前医护人员只能通过询问患者是否到过西非“疫区”等,进而做进一步检查。 埃博拉患者有了以上症状后,下一步是腹泻、呕吐、胃痛,肾脏和肝脏的功能将变得紊乱,然后患者的耳朵、鼻子、眼睛和嘴巴……七窍流血而死。 4.埃博拉病毒有无治愈的方法和药物? 答:目前还没有治疗这种传染病的特效药。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得到密集的支持性护理。他们会经常脱水,需要静脉注射或者口服含有电解质的溶剂。 5.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死亡率有多高? 答:此前的统计,最高死亡率是90%。假如感染者都能得到欧美比较先进的医学治疗,死亡率可能会大大降低。 6.怎样才能杀死埃博拉病毒? 答:目前,紫外灯、干燥、高温、消毒液(肥皂水或酒精)都可轻易杀死埃博拉病毒。病毒离开动物体内、在阴冷潮湿环境下的存活期,只有短短几天。 7.埃博拉来袭,食物还安全吗? 答:如果食物煮过的话,安全。埃博拉病毒会在食物蒸煮过程中死亡。未加工的生肉有一定风险。过去,非洲地区爆发的埃博拉疫情,有些是当地人狩猎、屠宰加工丛林动物所导致的。 8.如何预防感染埃博拉病毒? 答:以下为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预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重要事项: ●落实个人卫生与手部清洁,与患者接触后都必须用肥皂洗手。 ●避免直接接触被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可能被污染的环境。如需照顾患者则应配戴手套及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不适期间应避免性行为。男性患者于康复后3个月内,精液仍可能带有病毒,所以男性患者于这段时间应避免性行为,或使用保险套。 ●由于疾病初期症状较不具专一性,医护人员照护所有患者需提高警觉并配戴标准防护配备,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洗手、呼吸道卫生、避免体液喷溅等。如近距离(1公尺内)照顾疑似或确定个案时,则应穿着连身型防护衣并配戴N95口罩等高规格个人防护装备(配戴护目镜、隔离袍与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及体液。 ●民众如有必要前往疫区国家,应先主动了解前往地区疫情概况或前往旅游医学门诊咨询。 ●前往疫区时,应加强个人防护,医院探病或接触病人,并携带卫生纸、口罩、体温计、洗手乳等物品,以便有需要时使用。 ●旅游期间避免接触或食用高危险性野生动物包括果蝠、黑猩猩、大猩猩、猴、森林羚羊与豪猪等。 ●落实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经常以肥皂洗手,以保持双手清洁,特别在接触眼、鼻及口前应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卫生纸需妥善弃置,并养成咳嗽戴口罩等卫生习惯。 ●若出现高烧、严重倦怠、肌肉痛、头痛及咽喉痛等症状,接着出现呕吐、腹泻、皮肤斑点状丘疹与出血现象,请配戴口罩,并立刻通报。如果是在旅游期间出现上述症状,请导游领队,请其协助立即就医处理。 ●自埃博拉病毒感染流行区返台旅客,于入境前若有身体不适,请主动告知机场(港口)检疫站,检疫医院,进行诊疗。 ●自埃博拉病毒感染流行区返台旅客,返国后21天内,如有身体不适,应戴上口罩尽速立即就医,并告诉医生发病前曾到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发生地区。 ●患者去世后尸体仍具高度感染性,应交由专业人员处理,并24小时内入殓并火化。
(来源:中金在线综合《都市快报》、《中国新闻网》、《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