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鼻出血的急救常识
日常生活中,鼻出血现象比较常见,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鼻出血多数发生于鼻中隔前下部位,该处有扩张的血管形成血管丛,称为鼻中隔易出血区,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的诱发病因是全身性的,病因很多,包括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所以鼻子经常出血,不要以为止血就完事了,它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兆。
鼻出血的临床表现(1)出血表现血从一侧或两侧前鼻孔流出,或混于鼻分泌物内排出,或经后鼻孔至咽部,经口吐出。量可多可少,颜色可鲜红或暗红,可凝成血块。鼻内可见出血点、血管扩张或出血性新生物。
(2)原发病的表现高血压病患者可有血压高、头昏、头胀;血液病患者伴有其他出血倾向;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亦可有相应表现。
(3)继发症状大量失血可引起失血性贫血、虚脱或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病因:
局部因素:1、鼻部损伤
①机械性创伤,如车祸、跌伤、拳击伤及挖鼻等。
②气压性损伤,在高空飞行、潜水过程中,如果鼻窦内外的气压差突然变化过大,会使鼻腔鼻窦内黏膜血管扩张破裂出血。
③放疗性损伤头颈部,放疗期间及放疗后,鼻黏膜发生充血水肿,或上皮脱落,也可出现鼻出血
2、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穿孔
①鼻中隔偏曲,多发生在骨嵴或骨棘(矩状突)附近或鼻中隔偏曲的凸面,该处黏膜较薄,空气气流的流向在此处发生改变,故黏膜变得干燥,以致血管破裂出血。
②鼻中隔穿孔的患者,由于穿孔边缘的黏膜干燥、糜烂及干痴脱落,可引起反复鼻出血。
3、鼻部炎症
①鼻部非特异性炎症,如急性鼻窦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易引起鼻出血。
②鼻部特异性感染,如结核、狼疮、梅毒、麻风和白喉等特异性感染,因有黏膜糜烂、溃疡、肉芽、鼻中隔穿孔可引起鼻出血。
4、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肿瘤
5、鼻腔异物此种情况常见于儿童。
全身因素:
1、出血性疾病及血液病
2、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如上感、流感、出血热、猩红热、疟疾、麻疹及伤寒等
3、心血管系统疾病
如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
4、其他全身性疾病
妊娠、绝经前期、绝经期均可引起鼻出血,以及严重肝病患者。
通常来说,局部因素多于全身因素。
解决方法:遇在日常生活中,对鼻出血的止血手法存在一些错误的方法。
1.仰头很多鼻出血者,一旦发生流血,就采取仰头动作,认为可以使血液倒流,止住出血。其实鼻出血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且几乎都发生在鼻前部。如果抬头的话,血就会流到鼻腔后方、口腔,有的进入胃部引起不适,导致呕吐;有的则可能进入气管甚至肺部,引起剧烈咳嗽,得不偿失。所以,鼻出血后切忌向后仰头。
2.反复冲洗有些人鼻出血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断用凉水冲洗鼻腔,凉水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止血效果,但是反复用凉水清洗,会造成鼻腔内部环境改变,容易引发炎症鼻出血的治疗方法非常多。
正确做法
1.遇到鼻出血首先不要紧张,对紧张、恐惧的患者进行安慰,使之镇静,以免患者因精神因素引起血压升高,使出血加剧。在家中患者可先用指压法进行止血,可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10~15分钟,同时冷敷前额部。
低头举起上肢当发生鼻出血后,让出血者低头(注意不是仰头)并举起上肢以增加上腔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减少鼻腔供血以达到止血目的。
2.填充鼻腔用干净的脱脂棉或无菌纱布充填鼻腔止血,如没有脱脂棉也可用手指压迫鼻翼向面骨方向按压5分钟。5分钟后轻轻松开手,如果还在出血,医院治疗。
3.拍颈如果出血量较大,可用凉水拍击颈部。并且在血止住后半个小时避免擤鼻涕或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反复出血。
鼻出血的预防
普通方法
为了防止出现鼻出血现象,我们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需要做到:
1、在干燥季节,对有鼻出血史的患者,家庭应备有金霉素眼药膏,每天可在鼻腔内均匀涂抹,以滋润鼻黏膜。
2、夏季天热,应多喝水,多吃蔬菜,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注意不吃辛辣、油炸等容易上火的食品,少喝酒,必要时可服用适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2。如果工作环境中有粉尘或刺激性气体,可戴口罩或面具等适当防护。
3、晚间发生鼻呼吸不畅,可用呋麻液润鼻,而千万不能抠挖鼻腔
食疗方法 1、血热鼻出血、咳痰带血、咽干咽痛患者,选用鲜藕g,蜂蜜30g.将鲜藕洗净榨汁约半小碗,加入蜂蜜,调匀即成,每日一次,连服数日。 2、丽参,每次少量嚼食,连用数两。禁忌蒸高丽参,只能嚼食。 3、鲜茅根30g,加水煎成汤剂饮服,一日3次。
南农工红会
一个有理想的组织
图文编辑:胡斌
责任编辑:韩苗,陈戴姣
审核:周源赣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