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表药
桂枝
桂枝是常用辛温解表药,临床应用罕见有不良反应报道,仅有1例服药后40分钟左右出现过敏反应,症见恶心,面部、四肢及小腹部出现红色斑块,奇痒难忍,尤以唇边斑块为重。
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均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防风
表现为皮肤红斑,猩红热或麻疹样药疹,或光敏性皮炎,伴上消化道不适、恶心、心烦等。
阴虚血亏、热病动风者忌用。
白芷
临床报道超量使用可引发不良反应,轻者可发生恶心、呕吐、大汗、血压升高,重者出现惊厥,继而全身麻痹而致死。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量。
苍耳子
外敷可导致接触性皮炎,症见接触面及全身皮肤瘙痒、水肿样红斑,其上有密集水疱或大疱渗出等,伴疼痛、局部温度升高、淋巴结肿大、发热等。苍耳子有一定毒性。一般成人每日一次用量不得超过9g,儿童不超过6g。如超量或误食,则易引起中毒。一般潜伏期在1~7日,早期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发热、结膜充血、荨麻疹等。严重者可出现皮下出血、胃肠道出血、惊厥、导致肝肾功能衰竭或呼吸麻痹而死亡。
本品生品有毒,其有毒成分主要是苍耳子苷及毒蛋白,能损害心、肝、肾等内脏的实质性细胞,并造成广泛性出血,同时引起消化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因此需炒黄,同时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量;血虚之头痛、痹痛忌服。
柴胡
临床报道一患者因感冒自采柴胡鲜药,每次30g左右,每日1次煎服,服后出现过敏性反应,症见颜面及躯体四肢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伴瘙痒。
阴虚阳亢、血虚者忌服;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使用。
升麻
临床应用发现能引发刺激消化道症状。超量服用时,可抑制呼吸中枢,出现头痛、震颤、四肢强直性收缩。胃肠炎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谵妄等症状。
不宜过量使用。
葛根
临床有因过量服用引发不良反应的报道,症见胸闷、心慌、头晕、视物不清、四肢无力、行走不稳等,心电图表现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房性早搏等。
严格掌握用量;胃寒者及表虚汗多者慎用。
荷叶
据临床报道,有超量服用鲜荷叶而导致不良反应者,症见惊厥、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引起阵发性痉挛等症状。
不宜超大量使用鲜荷叶。
二、清热药
石膏
个别产地石膏含杂质砷量高,使用剂量过大或长期服用会导致砷中毒。症见食欲不振、出现腹泻、腹痛、呕吐或神呆不语等。
:入药时严格测定石膏,不得砷含量超标;体弱之高热患者慎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天花粉
天花粉含植物蛋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极易引起过敏反应。临床应用中有致过敏性休克的现象,症见口服后出现流泪、喷嚏、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失常、鼻出血、蛋白尿、脑出血、呕吐、皮疹、荨麻疹等症状。又据报道,超量使用肌内注射于中期妊娠引产,可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用。
决明子
据临床报道,个案服用后发生唇舌麻木,皮肤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另,因其含蒽醌类物质,若大量服用则会引起轻度消化道不良反应,症见腹泻、腹胀、恶心等症状。
体弱、胎前、产后及便溏者慎服;不宜与胰酶、胃蛋白酶、多酶制剂同服;用于通便不宜久煎。
黄芩
据报道,个别患者服后引发皮肤过敏,症见颜面、四肢出现弥漫性荨麻疹,遍及全身,边缘不清连成片,略高出皮肤,瘙痒、灼热。
对黄芩过敏者禁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黄连
黄连大剂量或久服可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
阴虚体弱、胃虚恶心、脾虚腹泻者慎服;不宜与西药重金属盐、碘化物同服;不宜与酶制剂同服。
苦参
超量服用可出现中毒反应。轻者流涎、呼吸急促等,严重者出现痉挛、惊厥,导致呼吸衰竭。
内服剂量不要过大;不宜与黎芦同用。
三、泻下药
大黄
据报道,有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全身皮肤大水疱,有淡黄色液体渗出,或引起过敏性紫癜。服用过量也可中毒,尤其是生、鲜大黄毒性较大,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昏、腹绞痛、黄疸等。或导致脱水、虚脱、休克。长期使用可导致继发性便秘等。
严格掌握剂量和煎服法。鲜大黄需慎用;无实热、积滞、瘀结者慎用,体虚及脾胃虚弱者慎用;新生儿、儿童、孕妇及产后均应慎用。
郁李仁
郁李仁中毒与苦杏仁中毒相似,中毒程度与年龄大小及服用量多少或是否空腹服用而有所不同。轻者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四肢无力。少数患者尚有水样腹泻等症。重者可导致惊厥、血压下降、呼吸麻痹立即死亡等。
孕妇慎用。
商陆
商陆的主要毒性成分为商陆毒素,对交感神经有刺激作用,因为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都有毒性,可出现一系列毒性反应。还可引起孕妇流产。
严格控制服用量,不宜使用鲜药,宜用炮制品。煎煮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气血虚浮肿及孕妇禁用;服用本品时忌与酒同服,否则加剧商陆毒性;不可与阿司匹林合用,否则刺激胃壁。
巴豆
本品有毒,不可擅自服用。一般中毒均是因将巴豆误作花生吞服。轻者皮肤接触能引起急性炎症,胃部灼热感、恶心呕吐;重者由于有剧烈泻下作用,引起脱水,血尿,尿闭,呼吸困难,体温下降,呼吸循环衰竭而造成死亡;孕妇可致流产。
临床一般不直接使用巴豆,而是使用炮制加工品巴豆霜;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四、祛风湿药
独活
据临床报道,个别患者使用后可引起日光性皮炎。又,独活有兴奋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和迷走神经作用,大剂量服用或服用鲜品可导致中毒死亡。轻者致失音、声音沙哑;重者可出现呼吸加快、呕吐、焦躁不安、瞳孔散大、继而全身抽搐、麻痹死亡。
阴虚血燥慎用。
威灵仙
鲜药外用可致过敏反应,患处瘙痒、灼热、疼痛,表皮松解如烫伤样改变。个别病例服用过量导致中毒。症见口腔灼热、肿胀、咀嚼困难、剧烈腹痛腹泻。严重时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而死亡。
不宜超量使用。
雷公藤
雷公藤毒性较强。误用雷公藤超量内服或服用生鲜嫩芽,均可导致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一系列的中毒表现,甚至死亡。其致死原因主要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肝、心的出血与坏死,及对平滑肌和横纹肌的毒性。也可出现皮肤及黏膜红斑发痒、疼痛红肿、糜烂等。
服用本品一定严格炮制。严格控制剂量、服用时间;患有心、肝、肾等器官疾病者及孕妇禁用;未生育者慎用;孕妇慎用。
防己
防己小剂量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中毒量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能引起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可见恶心呕吐、四肢麻痹、呼吸被抑制、抽搐、出冷汗、心悸、不省人事;严重者惊厥,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个案报道,引发过敏反应,症见面部、上肢、指甲、口腔黏膜、下肢、趾甲等处出现大小不一的不规则色素沉着斑。
注意品种。切勿将广防己当本品使用。因广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内含马兜铃酸,对肾功能有损害;切忌使用过量;阴虚阳亢、心劳神耗、烦躁汗多及滑精者慎用。
五加皮
五加皮不良反应少见,但临床有过量服用出现急性中毒的报道。症见头晕、头痛、眼花,继而视物不清,甚至双目失明;或见颜面及四肢麻木,下肢发凉,咽喉不适,言语欠清等。
切忌使用过量。
五、利水药
泽泻
泽泻含有刺激性物质,内服可引起胃肠炎,外敷可导致皮肤引起发泡。生品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肠鸣、腹泻。
不宜与保钾利尿药(如螺内酯等药)同服。
木通
我国古代所用木通为木通科木通和毛茛科的川木通,现临床有些地方将有毒的马兜铃关木通混用为木通科木通,关木通长期或超量服用,可有蓄积中毒,现关木通已禁止使用。木通不良反应主要是腰酸乏力、恶心、厌食、皮肤瘙痒等。关木通中毒主要为肾损害,表现为少尿、无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血小板减少、吐血、便血、贫血等症状。早期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口内发甜、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尿少或无尿,尿中出现蛋白等,导致肾功能衰竭而引起死亡。
切忌不要将关木通作为川木通使用;孕妇禁服。
海金沙
过量服用可致过敏反应,症见舌麻、恶心、头晕、畏寒、尿频等。
不宜过量服用。
石韦
个别用量过大病例引起不良反应。症见心慌、胸骨后不适、饥饿感、尿量增多及头晕等症状。
阴虚者慎用。
虎杖
大剂量连续服用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并能引起腹膜炎及细胞减少。出现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尿及肝功能异常等。
体质虚弱均应慎服;孕妇及产后均应慎用。
六、温里药
附子
附子主要毒性成分是乌头碱,具有神经毒性,可使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延髓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先兴奋后抑制,还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肌应激性加强。附子中毒主要因服用不当、剂量过大及煎煮时间过短等有关。症见口唇肢体发麻、恶心、呕吐、胸闷、气促、心慌、全身蚁走感、烦躁不安、流涎,甚至抽搐、神志不清、呼吸衰竭而死;也有出现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及丘疹。
用药时宜用炮制品;不宜大剂量使用;必须先煎,煎药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川贝母、白蔹、浙贝母、白及同用;阴虚火旺者忌用,孕妇禁用。
肉桂
肉桂所含桂皮醛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剂量应用可引起中毒反应,症见头晕、目眩、口干、血尿、烦躁不安,严重者抽搐、痉挛,甚至昏迷死亡。也有出现过敏反应者,表现为身热发痒、咽痛、皮肤发疹等。
不宜与赤石脂同用;阴虚火旺者慎用;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
吴茱萸
生用或大剂量服用吴茱萸不仅能引起过敏性皮疹,而且可致视力障碍、错觉、毛发脱落等症状,表现为全身皮肤灼热、瘙痒,并出现弥漫性红色丘疹,压之可退色等。有个案报道,服用过量导致中毒,引发剧烈腹痛、腹泻、视力障碍、错觉、毛发脱落等。
阴虚火旺者忌服。
小茴香
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有对小茴香过敏的报道,症见突然胸闷、气短、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跳加快、逐渐意识朦胧以致完全丧失、血压下降等症状。
有过敏史者应避免接触。
七、理气消食药
木香
据报道,有含服后出现腹痛、腹泻便色如洗肉水样、瘙痒、粟粒状红色丘疹,或接触后引起头晕、胸闷、烦躁不安等症者。
阴虚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川楝子
川楝子全株有毒,尤其以果实毒性最强,毒性成分为蛋白。临床应用中均有吃果实引起中毒死亡的报道。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抑制以及对肝、肾的毒性作用,症见呼吸中枢抑制、血压显著下降、心率加快,最终可因急性循环衰竭而死亡等。
严格掌握剂量;肝肾功能有障碍者忌用;孕妇及小儿慎用。
山楂
过大量生用或空腹食用可引起胃部不适。另有报道,因过服山楂及其制品引起胃内山楂结石症及肠梗阻。
脾胃虚弱者慎用,胃酸过多者应避免服用;婴幼儿应慎用;因山楂导致结石患者多是胃部切除手术后,故胃部切除术后不宜服用山楂。
八、驱虫药
使君子
口服生使君子,可引起过敏性紫癜。炒熟食用较为安全,每次用量不可超过常用量,尤其是儿童。内服过量,轻者恶心呕吐、眩晕、腹泻等,重者四肢发冷、头痛、抽搐、惊厥、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
不宜过量服用;忌与浓茶同用;炒熟也易放凉再服。
槟榔
临床有过量服用引起中毒的报道,症见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咳痰咳血、烦躁不安,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哮喘、肺水肿、血压下降、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嚼服易导致癌症。
不宜过量服用,不宜长期嚼食;气虚下陷者慎服;有支气管哮喘、帕金森病、消化性溃疡、胃肠疾患或心脏疾患者慎用;服用槟榔时避免接触有机磷杀虫剂,以免加重中毒反应。
九、止血药
三七
临床应用中,个别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症见腹部及背部出现少量散在性红色斑血疹或散在性紫癜和紫癜水疱,压之不退;严重者出现浑身汗出、心率减慢等休克反应。此外,也有引发食管炎、心律失常的报道。
肾炎血尿者慎用;对药物过敏者禁用;孕妇慎用。
蒲黄
个别患者服用后有不适现象,症见胃部不适,少数患者出现头昏、腹胀、口干、恶心、腹泻、乏力、肝区痛等反应。
孕妇慎用。
血余炭
临床曾有过敏反应的报道,症见四肢远端出现红斑性丘疹,高出皮肤表面,并伴轻度瘙痒等。
对本品有过敏者忌服。
十、活血化瘀药
川芎
临床报道服用川芎有过敏反应,症见皮肤、黏膜出现肿胀、渗液、瘙痒、红色小丘疹、胸闷气短等。超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反应,症见剧烈头痛、呕吐,或见下腹部持续刺痛、拒按、尿频、尿急、尿痛、尿色如浓茶样等。
不宜超量或长期服用;阴虚气弱、气逆呕吐、月经过多者慎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出血性脑病患者不宜过早使用此类药物。
延胡索
延胡索能抑制中枢神经,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麻痹脊髓的作用。临床应用有报道延胡索大量内服可引起血管麻痹、呼吸抑制及心脏功能障碍等中毒反应。症见头晕、心跳无力、乏力、偶有惊厥。少数病例有发疹、腹胀、恶心等过敏反应。此外,个案报道,服药后可出现弛张型发热,下午尤甚。临床还有出现皮肤药疹的报道。
按医嘱用药,不能长期服用延胡索及其各种制剂;血热气虚者忌用;孕妇忌服。
丹参
有临床报道,服药后出现过敏反应,症见全身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为多见。又,亦有出现腹泻水样便或稀便等症的报道。
不宜与黎芦同用;孕妇慎服。
红花
临床有口服红花发生过敏反应的报道。症见全身刺痒,皮肤起红色丘疹。另,过量服用红花后,可出现头痛恶心、虹视、眼压升高,呈急性青光眼表现。
孕妇、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桃仁
桃仁的主要成分是苦杏仁苷和氨基酸,苦杏仁苷水解产生成分能抑制细胞呼吸,导致组织缺氧;氨基酸能麻痹延髓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导致神经系统中毒。因此大量服用会出现中毒反应,甚至死亡。可出现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中毒反应。症见头痛、头晕,甚至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及抽搐;重则神志昏迷,反应迟钝而死亡。此外有报道称可发生接触性皮炎。
不宜过量长期服用;便溏及无瘀者不宜用;孕妇慎用。
益母草
益母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麻痹作用,能引起血压下降,能使子宫收缩,并有利尿作用。不当使用会引起中毒反应,症见全身乏力、四肢麻木、血压下降休克、流产、腰痛、血尿。此外,个别患者服后发生皮肤过敏。
血虚阴虚者不宜用;孕妇禁用。
十一、化痰止咳平喘药
芥子
芥子遇水后对皮肤黏膜有很强刺激作用。临床报道,个别患者口服或外敷后出现过敏反应,症见面手出现皮疹、瘙痒、皮肤潮红等。此外,过量服用可发生恶性、呕吐、腹痛、腹泻。
过敏体质者忌用;久咳肺虚者及阴虚火燥者慎服。
旋覆花
旋覆花含绿原酸,其对人有致敏作用,易引起接触性过敏性皮炎。口服后出现恶心呕吐、胃脘灼热或腹泻,伴见头晕、胸闷等;接触后出现眼角发痒,面部、颈、手背皮肤潮红,出现水疱。
风热燥咳者不宜服。
桔梗
桔梗主要成分是桔梗皂苷,能刺激鼻粘膜和胃黏膜,可引起口腔、咽喉灼痛;呕吐、剧烈腹痛、腹泻;还可引起心血管系统毒性,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出冷汗,血压下降;对神经系统也有毒性,可出现头昏,头痛,严重者痉挛、昏迷,甚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另有报道,因口服引发麻疹样药疹。
久咳、气逆咳血者忌服。
川贝母
本品临床偶见中毒反应报道,症见突发昏厥,全身抽搐,心律不齐。另有报道引发猩红热样药疹。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寒湿痰咳者不宜用。
百部
临床报道,因服用量过大,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甚至呼吸中枢麻痹致死,或引发过敏反应、皮肤出现红色粟粒样小疹、瘙痒难忍。
本品有毒成分是百部碱、对叶百部碱、霍多林碱等,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性,大剂量可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故要严格掌握剂量,不可过量或长期使用;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
十二、安神药
朱砂
朱砂主要含汞,高浓度时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有报道,一次煎服2克,即引起中毒反应。过量服用引起消化、泌尿、心血管、呼吸、神经和造血系统的急性中毒。还可导致慢性中毒,表现在口腔病变、消化道症状、精神症状、震颤,还可出现肝、肾、性功能减退,视力减退,月经失调等。此外还可引起皮肤瘙痒、荨麻疹、红色丘疹或小水疱。甚至可引起剥脱性皮炎。
入药只可生用,忌用火煅。见火则析出水银,极易中毒;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服。
磁石
磁石主要含铁剂成分,对消化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过量出现中毒反应,患者血管运动中枢衰竭,可在10~60分钟后出现头痛、头晕、呕吐、腹泻以及大便带血、肺部出血、虚脱、肝脏损害等症状,甚至于因休克而死亡。
不宜长期服用;不宜超量内服。
龙骨
临床中有个别病例出现心血管系统毒性的报道,导致心动过速、多发室性早搏,部分呈二联律或三联律。亦有报道导致原有贫血状态加重。
湿热实邪者忌服。
远志
据报道,内服和接触都有个别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例,症见咽痒、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燥热瘙痒等。
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忌服。
十三、平肝息风药
牡蛎
临床应用牡蛎引起的过敏反应,均为未除净肉质而患者使用生牡蛎而引起的中毒反应。症见手足、口腔奇痒,四肢无力,头痛,呕吐,烦躁不安,以及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可伴有呼吸麻痹而死亡。
赭石
赭石中毒多因其含微量砷,一次用量过大或长时间服用而产生。症见周身散在性紫癜、柏油样便、血小板减低,重者共济失调、间发性痉挛、呼吸缓慢而死亡。
不宜过量服用或久服;孕妇慎用。
牛黄
牛黄分为天然牛黄和人工牛黄,临床上天然牛黄主要有过敏反应;人工牛黄有致泻作用,若超量服用个别患者有明显腹泻,甚至呈昏迷状态等。症见血压下降、心律不齐、腹泻脱水等症状。
不宜过量服用,不宜久服;脾胃虚寒及孕妇禁用。
天麻
天麻临床应用毒性很小,但服用过量有发生中毒性报道,主要是神经系统。症状恶心呕吐,有面部灼热、乏力、头痛、头晕眼花、小便失禁、不省人事等症。也有个别患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样皮疹、过敏性紫癜、水肿性红斑、眼睑及双手浮肿等。
地龙
据报道,口服过量可引起中毒,多在服药3~6小时后发生,表现为头痛、头昏、血压先升后降、腹痛、胃肠道出血、心悸、呼吸困难等。也可发生荨麻疹型药疹。
过敏性体质患者应慎用。
僵蚕
临床有过敏反应的报道。轻者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瘙痒难忍,伴口唇麻木、吞咽困难;严重者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口唇四肢发绀、手足发凉、冷汗淋漓、休克等症状。亦有引起过敏性肺炎的报道。此外,有报道称可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症见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还有心血管系统症状,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等。
十四、开窍药
麝香
麝香主要成分是麝香酮、雄激素,并含有多种甾醇,有兴奋中枢神经作用。如用量过大,反而使中枢神经麻痹,呼吸、心跳抑制。服用过量或误服不当会引起毒副反应,出现头昏、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及咽部广泛性溃烂、牙齿脱落、无尿、血尿、双下肢及面部明显水肿等,内脏大量出血而致死亡。外用引流不当则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糖尿病。
不宜过量服用;妇女月经期、孕妇及阳盛阴虚者禁用;皮肤溃烂处不宜外用。
冰片
冰片可引起过敏反应,外用及内服均有报道。症见全身皮肤潮红,出现大片状丘疹或荨麻疹,灼热瘙痒,并伴有眼睑水肿、流泪、头晕、恶心、心慌、胸闷,严重时可发生喉头水肿、呼吸急促困难、心率加快等症状。
:因其芳香走窜,故孕妇慎用;气血虚者忌用。
十五、补虚药
人参
人参中毒主要是大剂量服用,并连续服用。如每日超过2~3克。有初生儿于初生当日服0.6~0.9克而致死亡。如无气虚病症长期服用可产生头痛、失眠、心悸、血压升高等症。一次服用过量可出现高度兴奋、烦躁不安,小儿则哭闹不止,甚至惊厥、发绀及呼吸急促等。高血压病患者服用人参后,易引起脑充血,甚至脑血管意外。其他可见鼻、耳大量出血等症状。此外,尚有导致皮肤药疹的过敏反应的报道。
人参不宜与黎芦、五灵脂同用;人参的不良反应多是不能正确使用导致的,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体质、服用剂量及持续应用时间;不要轻易给新生儿服用人参;肝阳上亢症者禁用人参;邪实无虚者忌服;服人参忌饮茶水。
西洋参
西洋参水蒸服或噙化均有过敏反应的报道。尤其一次超量服用10克而致皮疹者,症见头晕、寒战、气急、全身出现片状红色荨麻疹、月经不调、口角糜烂,严重者上下肢出现散在性大小不等水疱、瘙痒等症状。
对西洋参过敏者不宜使用。不宜长期过量服用;阳虚湿停者忌服,脾胃虚寒者忌服;不宜与黎芦、五灵脂同用。
党参
常用量下一般无不良反应。据报道在用量超过60克时,曾发生过不良反应,症见咽疼、视物不清,甚则两腿肌肉抽搐、步态不稳,继则出现精神失常、意识不清等症。
不宜与黎芦同用。
黄芪
个别患者因服用过量而产生过敏反应,症见全身红斑丘疹,以颈、胸部为甚,奇痒难忍;亦可出现头晕面赤,舌尖痛,口干口苦,眼胀,浮肿,血压上升等。
内有积滞及阴虚阳亢等症,均不宜应用。
山药
据报道,有个别患者食用山药后发生过敏反应,症见面部瘙痒,局部出现红斑、红肿、颈及躯干有少许充血性斑块丘疹。也有接触后手痒等症。
邪实者,中焦满闷、腹胀者忌用。
甘草
甘草临床应用中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有皮质激素样水纳潴留作用,长期使用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少数病例出现肥胖症;长期服用可见浮肿、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老年人及患心血管病和肾脏病的人易致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脏病;还可出现四肢无力、痉挛麻木、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甚至诱发精神病;对水、电解质也会产生影响,出现低血钾等;有雌激素样作用,对生殖系统有影响,可致女性乳腺肿大,男性阳痿等。过敏反应以荨麻疹型药疹为多见,其他还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胃肠道过敏反应,并可诱发哮喘发作。
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湿盛胀满、浮肿者忌服;患有肾脏疾病者不宜长期服用。
鹿茸
临床应用中主要不良反应为对胃肠的刺激症状。出现消化道出血、黑便、头晕、心慌、气短,甚至大小便失禁、大汉淋漓、血压下降、休克等。也可出现皮肤过敏与过敏性休克等。
不可过量服用;阴虚阳亢者忌服;高血压、肾炎、肝功能不正常者均忌服。
仙茅
仙茅有小毒,临床服用过量可引起中毒,症见大汗淋漓、四肢麻木、舌肿胀吐露于口外、烦躁,继而昏迷等症。
每日用量不宜超过正常量;阴虚火旺者忌服。
补骨脂
外用可致过敏性皮炎或光敏性皮炎。口服可致口唇发麻灼热,口舌发硬且烧灼感,食管及胃发热。
凡阴虚火旺、大便秘结者忌服。
冬虫夏草
消化系统可见便秘、腹胀、纳差等胃肠排空抑制症状;心血管系统有报道口服后出现心包炎征象,症见胸闷心慌、心律不齐、心包摩擦音、心前区疼痛等;内分泌系统可出现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提前、量多、闭经等症。另有过敏反应的报道,症见皮肤出现红斑性丘疹、全身瘙痒、口唇发绀、四肢浮肿、尿少、咽痒、流涕喷嚏、心慌气急等。
有表邪者慎用;腹胀便秘者慎用。
熟地黄
据报道,个别病例久服引起胸闷气促、腹胀、轻度腹泻等副作用。另有引起过敏者,症见头面部瘙痒,随即出现红色斑疹,并遍及全身及四肢。
腹满便溏者忌服。
白芍
大剂量服用可出现过敏反应,症见呼吸急迫,出现间歇性痉挛,咳喘、烦躁不安、皮肤瘙痒等症。
虚寒腹痛、腹泻者慎服;不宜与黎芦同用。
百合
百合虽含有秋水仙碱,但未见有发生中毒反应。临床偶见过敏反应,症见心烦心悸、面色潮红、坐卧不宁、全身如有蚁走感等症。
风寒痰咳、中寒便溏者忌服。
麦冬
偶有服用麦冬过敏者,症见恶心呕吐、心慌、烦躁不安、全身红斑、瘙痒难忍、两目直视、昏仆等症。
对本药过敏者忌服;脾虚湿滞者忌服。
十六、收涩药
五味子
临床上正常剂量使用有增加胃酸作用。个别病例有过敏反应,症见眼睑、手背及胸等处皮肤风团样丘疹、瘙痒,伴有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等。
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不宜服;溃疡病禁用。
乌梅
乌梅味酸,“多食损齿,生痰助热”,易伤脾胃。乌梅核仁中含有苦杏仁苷,大剂量易产生中毒,麻痹中枢神经,阻碍新陈代谢,引起组织窒息。
不可超量,最大剂量一般不超过30克;不宜长期服用;外有表邪及内有实热积滞者不宜服。
肉豆蔻
有文献报道,肉豆蔻未经炮制去油,或用量过大,可引起广泛性肝脏变性的中毒反应,轻者出现幻觉、恶心,重者出现谵妄、昏迷、反射消失等。
不宜过量;不宜生用;有实热火邪者忌用。
赤石脂
本品一般不容易引起中毒,但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受潮后,反应更强烈。
连服有食欲减退表现;大肠有实邪者禁用;孕妇慎用;不宜与肉桂同用。
十七、止吐药
半夏
半夏中毒主要是生用或制半夏服用过量而造成中毒,外用有致过敏性坏死性皮炎的报道,一般反应是咽干、刺喉、舌麻、恶心、呕吐、心悸、面色苍白,严重者喉头产生痉挛、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外用过敏反应为双下肢大量暗红色瘀斑,继而出现紫色黑皮下坏死斑,局部肿胀、疼痛剧烈等症。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孕妇慎用。
丁香
丁香主要含丁香油,具有温脾胃之功,但服用过量尚可发生中毒反应。丁香油消毒龋齿洞引起头晕、心慌、冷汗、四肢厥冷、恶心、呕吐、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呼吸困难,甚至昏迷而死亡等。并可引起大疱性药疹,丁香油酚过敏致关节疼痛、龋洞。外用丁香粉引起上唇血管性水肿。
不宜与郁金同用;阴虚内热者忌服。
十八、抗癌药
长春花
长春花全株有毒,以花毒力最强。对神经系统毒性较强。症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腔炎、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四肢疼痛、头痛、运动障碍、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
临床应用中,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白细胞过低、全身明显衰弱者慎用。
鸦胆子
临床超量用药有中毒报道。症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性胃肠炎、呼吸困难、四肢麻痹及昏迷等症。外敷用药可发生过敏,出现皮肤潮红、瘙痒等药疹症状。无论外敷还是内服均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者。
严格控制服用剂量;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外用时应慎用;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
蟾酥
蟾酥主要毒性成分为蟾酥毒基类及酯类,中毒表现类似洋地黄中毒。可出现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一系列毒性表现。中毒后表现出恶心、流涎、腹痛、剧烈呕吐、心悸心慌、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血压下降、室间早搏、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视物不清、嗜睡、抽搐、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手足冰冷、不能言语等休克状态,甚至死亡。临床中毒反应主要原因是误用、过量及滥用所致。外用可出现荨麻疹样皮炎,剥脱性皮炎。
有毒,不宜过量。发现过敏或中毒现象立即停用,并对症治疗。中毒可用肌注阿托品进行解救;外用易过敏;宜入丸、散用;切忌入目;孕妇、体虚者慎用;忌与止吐药合用,以免延误诊断或加重中毒反应;不可与洋地黄同用,以免加剧毒性反应。
马钱子
马钱子有毒,一次服用30mg的剂量即可致死。口服后很快吸收产生毒副作用,对呼吸、神经、精神、心血管、造血、消化、泌尿、肌肉骨骼系统等均有毒性,可导致呼吸肌痉挛、咳嗽、口舌发麻、咽下困难、惊厥、体温升高、口吐白沫、关节肿胀,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马钱子不宜生用、多服久服;体质虚弱、老年人及孕妇禁用;服用本品后不可饮酒,否则诱发中毒。
蜂房
临床常配伍治疗乳癌、胃癌等肿瘤,其含挥发油为一种有毒成分。如用药不当或服用过量可致毒性反应,症见腰酸痛、浮肿、尿蛋白或无尿、急性肾炎等症状。
气血虚弱者慎服;质酥脆或坚硬者不可供药用。
十九、外用药
硫黄
硫黄为外用杀虫治癣之要药。临床使用不当或误服均会引起中毒。症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血、体温升高、意识模糊,继则出现昏迷等症状。
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与朴硝同用;阴虚火旺及孕妇慎服。
樟脑
本品多以外用杀虫用于治疗疥癣、疮疡等病。内服过量或外用不当均可引起中毒,可引起眩晕、头痛、兴奋、发热、谵妄或引起大脑兴奋,导致癫痫样痉挛,可由呼吸衰竭而死亡。
为外用药,内服宜慎。严格控制剂量,防止误服;孕妇禁用;气虚、失眠、遗精、肾炎等不宜服用;皮肤过敏者慎用。
大风子
大风子临床多用于配伍其他药治疗麻风、梅毒、恶疮等症,内服超量、外用不当均可引起中毒,症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痛、发热、失眠、腹痛等,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肾病,少尿,尿中有蛋白、红细胞,甚至导致肾衰竭。
本品主要外用,内服宜慎,严格控制剂量;不可久用;阴虚血热者忌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