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男性,35岁,头晕、乏力伴出血倾向半年,加重1周
半年前无诱因开始头晕、乏力,间断下肢皮肤出血点,刷牙出血,服过20多剂中药不见好转,1周来加重。病后无鼻出血和黑便,二便正常,进食好,无挑食和偏食,无酱油色尿,睡眠可,体重无变化。既往体健,无放射线和毒物接触史,无药敏史。
查体:T36℃,P次/分,R20次/分,BP/70mmHg,贫血貌,双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舌乳头正常,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化验:Hb45g/L,RBC1.5×/L,网织红细胞0.1%,WBC3.0×/L,分类:中性分叶30%,淋巴65%,单核5%,plt35×/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阳性率80%,积分分,血清铁蛋白μg/L,血清铁μg/dl,总铁结合力μg/dl,尿常规(-),尿Rous试验阴性。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诊断全血细胞减少: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性大
(二)诊断依据
1.病史:半年多贫血症状和出血表现
2.体征:贫血貌,双下肢出血点,肝脾不大
3.血象:三系减少,网织红细胞减低,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1分
4.NAP阳性率和积分均高于正常,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增高,而总铁结合力降低,尿Rous试验阴性
二、鉴别诊断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3.急性白血病
4.巨幼细胞性贫血
三、进一步检查
1.骨髓穿刺或活检
2.骨髓干细胞培养
3.糖水试验和Ham试验以除外PNH
4.肝肾功能以利于治疗(肝功异常不能用雄性激素)
四、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如成分输血,造血生长因子
2.针对发病机理给药:①针对干细胞:雄性激素,输脐带血,有条件可考虑骨髓移植;②改善微循环:-2,一叶秋碱,硝酸士的宁(选一种);③抑制免疫:强的松,左旋咪唑1.5分
3.中医中药:辩证施治
左肾结核、左附睾结核、前列腺结核、膀胱挛缩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男性,35岁,尿频、尿急、尿痛伴血尿6月余
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约一小时排尿一次,排尿初始及终末为肉眼血尿,偶伴小血块,无低热、盗汗、腰痛。医院行尿液检查有多数红、白细胞,给予"氟呱酸""环丙沙星"等口服,疗效不明显。现膀胱刺激症状反而加重,约半小时排尿一次。发病以来食欲正常,大便正常。平素体健,否认肝炎、肺结核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15年,每天一包;饮酒10年,半斤/天。家族史无特殊。
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未见异常。左肾区轻微叩击痛。双肾未扪及。双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未扪及包块,膀胱区无压痛,左阴囊附睾尾可扪及直径2.5cm大小不规则硬结,与阴囊皮肤无粘连,压痛不明显,双输精管粗硬,不光滑。直肠指诊:前列腺不大,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脊柱四肢未见异常。
化验:血常规正常,尿蛋白(++),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20-30个/高倍,血沉15mm/h,肝肾功能无异常。胸片:右上肺陈旧结核病灶。B超:左肾内部正常结构消失,可探及多个大小不等液性区,肾实质变薄并有破坏。右肾未见异常,右输尿管下段扩张,膀胱容量小于50ml.腹平片(-),静脉尿路造影:左肾未显影,右肾显影,结构功能正常,右输尿管全长显影,下段扩张明显。膀胱显影,容量小。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诊断左肾结核、左附睾结核、前列腺结核、膀胱挛缩
(二)诊断依据
1.男性,尿频、尿急、尿痛伴初始及终末血尿
2.尿常规有较多红、白细胞,尿蛋白(++),一般抗感染药物无效
3.左副睾尾硬结,双侧输精管粗硬,前列腺不大质硬,不光滑
4.胸片:右上肺有陈旧性结核病灶
5.B超、IVP提示左肾结核
二、鉴别诊断
1.非特异性膀胱炎
2.泌尿系肿瘤
3.泌尿系外伤
三、进一步检查
晨尿检查结核杆菌,连续三天
四、治疗原则
1.联合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两周后行左肾切除
2.术后继续联合用药抗结核治疗
3.左附睾尾结核经抗结核治疗后,无效时可手术切除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倒分析
[病例摘要]女性,36岁,乏力、面色苍白半个月
半个月无原因进行性面色苍白、乏力,不能胜任工作,稍动则心慌、气短,尿色如浓茶,化验有贫血(具体不详),发病以来无发热、关节痛、脱发、光过敏,进食和睡眠稍差,大便正常。既往体健,无心、肝、肾、结核病史,无毒物接触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偏食和烟酒嗜好,月经正常,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查体:T36.5℃,P96次/分,R16次/分,Bp/70mmHg,一般可,贫血貌,无皮疹和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轻度黄染,舌乳头正常,甲状腺(-),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未及,脾肋下1cm,腹水征(-),双下肢不肿。
化验:血Hb68g/L,WBC6.4×/L,N72%,L24%,M4%,可见2个晚幼红细胞,可见嗜碱性点彩红细胞,plt×/L,网织红细胞18%,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强阳性,大便常规(-),隐血(-),血总胆红素41μmol/L,直接胆红素5μmol/L,Coombs试验(+)。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型,原发性)
(二)诊断依据
1.有乏力、面色苍白、动则心慌,气短等贫血表现,脾大
2.巩膜轻度黄染,结合化验(血间接胆红素增高,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强阳性)为溶血性黄疸
3.Hb低,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达18%,分类中晚幼红细胞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等骨髓代偿增生的表现,Coombs试验(+)
4.未发现继发原因
二、鉴别诊断
1.继发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自身免疫病等)
2.急性黄疸性肝炎
三、进一步检查
1.骨髓检查及骨髓铁染色
2.ANA谱,血清蛋白电泳,血清IgG、IgA、C3定量
3.其他有关溶血的检查
4.肝功能、乙肝两对半、胸片、腹部B超和血糖检查
四、治疗原则
1.首选糖皮质激素
2.免疫抑制剂或切脾
3.对症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男性,36岁,咽痛3周,发热伴出血倾向1周
3周前无明显诱因咽痛,服增效联磺片后稍好转,1周前又加重,发热39℃,伴鼻出血(量不多)和皮肤出血点,咳嗽,痰中带血丝。在外院验血Hb94g/L,WBC2.4×/L,血小板38×/L,诊断未明转来诊。病后无尿血和便血,进食少,睡眠差。既往健康,无肝肾疾病和结核病史。
查体:T37.8℃,P88次/分,R20次/分,Bp/80mmHg,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咽充血(+),扁桃体Ⅰ°大,无分泌物,甲状腺不大,胸骨有轻压痛,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无杂音,肺叩清,右下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
化验:Hb90g/L,WBC2.8×/L,分类:原始粒12%,早幼粒28%,中幼8%,分叶8%,淋巴40%,单核4%,血小板30×/L,骨髓增生明显-极度活跃,早幼粒91%,红系1.5%,全片见一个巨核细胞,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凝血检查:PT19.9",对照15.3",纤维蛋白原1.5g/L,FDPug/ml(对照5ug/ml),3P试验阳性。大便隐血(-),尿蛋白微量,RBC多数,胸片(-)。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诊断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右肺感染
(二)诊断依据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①发病急,有贫血、发热、出血;②查体: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胸骨有压痛;③血化验呈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分类见幼稚粒细胞,以早幼粒细胞为主;④骨髓检查支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DIC依据:①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易发生DIC;②全身多部位出血,③化验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FDP增高、3P试验阳性
3.肺部感染:发热、咳嗽,右下肺有湿罗音
二、鉴别诊断
1.其他急性白血病
2.其他原因出血
三、进一步检查
1.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
2.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或基因检查
3.X线胸片+痰细菌学检查
四、治疗原则
1.维甲酸或亚砷酸治疗
2.DIC治疗:小剂量肝素和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
3.支持对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女性,39岁,烦燥不安、畏热、消瘦2月余
患者于2月前因工作紧张,烦燥性急,常因小事与人争吵,难以自控。着衣不多,仍感燥热多汗,在外就诊服用安神药物,收效不十分明显。发病以来饭量有所增加,体重却较前下降。睡眠不好,常需服用安眠药。成形大便每日增为2次,小便无改变,近2月来月经较前量少。
既往体健,无结核或肝炎病史,家族中无精神病或高血压患者。
查体:T37.2℃,P92次/分,R20次/分,Bp/70mmHg.发育营养可,神情稍激动,眼球略突出,眼裂增宽,瞬目减少。两叶甲状腺可及、轻度肿大、均匀,未扪及结节,无震颤和杂音,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软,肝脾未及。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
(二)诊断依据
1.有怕热多汗,性情急躁
2.食欲增加,体重下降
3.甲状腺肿大,突眼
4.脉率加快,脉压增大
二、鉴别诊断
1.单纯性甲状腺肿
2.神经官能症
3.结核,恶性肿瘤
三、进一步检查
1.颈部B超,同位素扫描
2.T3、T4、TSH测定
3.碘摄取率
四、治疗原则
1.内科药物治疗
2.必要时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右髋关节后脱位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男性,40岁,右髋外伤后疼痛,不能活动四小时
四小时前患者乘公共汽车,左下肢搭于右下肢上,突然急刹车,右膝顶撞于前座椅背上,即感右髋部剧痛,不能活动。遂来院诊治。患者身体素健。无特殊疾病,无特殊嗜好。
检查:全身情况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
骨科情况:仰卧位,右下肢短缩,右髋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各项活动均受限。右大粗隆上移。右膝踝及足部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均可,右下肢感觉正常。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诊断右髋关节后脱位
(二)诊断依据
1.典型的受伤机制
2.大粗隆上移
3.典型的右下肢畸形表现
4.右下肢其它关节功能正常,感觉正常,说明未合并坐骨神经损伤
二、鉴别诊断
1.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骨折机制走路滑倒时,身体扭转倒地所致患肢短缩,患髋呈屈曲内收外旋畸形)
三、进一步检查
右髋正侧位X线片可证实脱位,并了解脱位情况及有无合并骨折
四、治疗原则
1.无骨折或只有小片骨折的单纯性后脱位,应手法复位,皮索引固定
2.如髋臼后缘有大块骨折或粉碎骨折或股骨头骨折,属复杂性后脱位,目前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切开腹位与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