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知识分子
“现在看到很多人诟病广州、上海的无症状感染者数据,还有很多人批评一些基于这个数据发表观点或者论文的专家,其实不完全是他们的问题。因为这个数据本身在产生过程当中,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慢慢累加起来就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一位疾控系统的内部人士如是说。
“为什么疫情放开前90%以上都是无症状感染者,放开后身边都是有症状的高烧感染者?”
在社交媒体上,有人这样问,他所在的公司部门有23个人,其中20位在发烧,另外3位目前尚未感染,虽然是小样本的观察,但他表示,这与疫情放开前90%以上都是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相差太多。
年上半年的上海疫情和年年末的广州疫情,官方通报的无症状感染人数在总病例数中的占比都超过了9成;吉林疫情中,官方通报的无症状和轻型病例的占比则超过了95%。
尽管中国从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然而,从人们的亲身体会以及一些地方披露的数据来看,和90%以上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相差较大。
12月30日,鄂尔多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其新冠感染情况网络调查分析。数据显示,在确认自己感染新冠的约1.66万人中,有78.89%的人出现了发热症状、68.93%出现了头疼症状、64.88%出现了咳嗽和咳痰的症状…..8.64%的人存在呼吸困难的症状,3.53%的人出现皮疹或皮痒症状,仅有1.75%的人没有任何症状。
1月8日,据央视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从年我们国家奥密克戎临床病例的分型情况来看,出现肺炎的占比还是相当的低的,就是不到10%,大概是8%左右。”
新冠疫情防控转向前后,反差之大,是公众心中的不解之谜。
“这个问题是中国疫情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悬案之一,”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如是说。
《知识分子》访问了一线的流调人员、临床医生、疾控系统的专业人士、病毒学家们,试图从迷雾中找出一些可能性,也许并没有一个最后的结论,但我们希望这些一手访谈信息可以供大家参考。
1无症状感染者真正的比例大约是多少?
年之后,随着传播性显著增强的奥密克戎成为全球流行毒株,从年初开始,其在中国的吉林、上海等城市也掀起了一波一波的疫情高峰。
年4月7日这一天,官方通报写道: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无症状感染者例。也就是说,在超过两万例的新增感染者当中,接近97%都是无症状感染者。
路透社在4月10日的文章中写道,在全球其他国家,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接近50%。
到了年底,这种无症状感染者的超高比例依然存在。广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自年10月发生一轮较大规模的疫情以来,截至12月初,广州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16.27万例,其中约90%是无症状感染者,只有4例重症和危重症。
不过,当全国各地被疫情感染潮席卷之后,情况似乎不是这样。人们发明了很多形容新冠症状的词语,来表达感染后经历的不适,比如“刀片嗓”“水泥鼻”等等,在社交媒体上,自述发烧、咳嗽、浑身酸痛的内容随处可见。与此同时,关于“90%以上的无症状感染者去哪儿了”一类的疑问开始引发讨论。
一些零星的地方数据当中,也呈现出另一幅图景。
12月28日下午,浙江省地级市衢州市举行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衢州市卫健委主任廖利军介绍,参考市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