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武汉各大医院特有的自制药价格低,效

点上方↑“武汉微豆爆料”即可订阅本刊。

医院中,都有自产自制的药品,维E霜、尿素软膏等,不仅价格低廉,而且效果好,有的药品甚至已经沿用数十年,颇受广大市民的青睐。这些好用不贵的自制药剂都有哪些?这里医院自制物美价廉的“明星药”。

医院1、复方甲亢片。片/瓶,28.1元主要成分:玄参、炙黄芪、白芍、夏枯草、生地黄等

滋阴降火、清热平肝,用于急慢性甲亢

2、活血消瘿片。片/瓶,58.3元主要成分:蜣螂虫、土鳖虫、蜈蚣等

活血通络、消瘿化结。用于甲状腺肿大或肿块类疾病,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炎并发的结节性增生等。

3、麻杏化痰合剂。毫升/瓶,44.6元主要成分:麻黄、苦杏仁、胆南星、甘草等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痰热壅肺。

4、抗纤软肝颗粒。10克*6袋,47.8元

主要成分:海藻、牡蛎、丹参等,可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用于肝硬化、肝纤维化等。

5、利咽合剂。毫升/瓶,34元养阴生津,清热,用于咽干咽痛,咽喉不适。医院1、消食口服液。10毫升*6支,16.6元主要成分:厚朴、茯苓、陈皮、麦芽、鸡内金等

消食健脾,行气和胃。用于纳差,多汗,大便干结,睡眠不宁等。

2、麻甘口服液。10毫升*6支,19.4元主要成分:麻黄、苦杏仁、生石膏、甘草、陈皮等

清热宣肺,止咳平喘,通腑化痰。用于咳嗽喘息、气急气促、喉中痰鸣、大便干结、纳差口臭等肺胃积热之症。

3、消食利胆丸。90克/瓶,16.6元主要成分:木香、柴胡、白芍、黄芩、大黄等

疏肝利胆,消石通便。用于胆石症,胆囊炎所致胆绞痛,大便秘结,厌油,寒颤高热,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等。

4、妇科灌肠液。毫升/瓶,11.1元主要成分:三棱、莪术、红花等

清热解毒,化瘀消肿。用于急慢性盆腔炎,炎性包块

5、痹痛定胶囊。60粒/瓶,27.8元主要成分:黄芪、青风藤等益气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疼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医院1、清血解毒合剂。ml/瓶,16元主要成分:地黄,赤芍,连翘,黄芩等;

凉血解毒,用于流火丹毒、急性皮炎、皮疹。

2、止痒洗剂。ml/瓶,19元瓶主要成分:大黄,苦参,蛇床子,薄荷脑等;

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用于各种瘙痒症。

3、硅油乳膏。30g/支,7.5元主要成分:二甲基硅油

用于防治手足皮肤皲裂及酸性物质引起的皮炎等。

4、复方醋酸曲安奈德乳膏。30g/支,18.5元主要成分:醋酸曲安奈德,氯霉素;

用于亚急性、慢性皮炎、湿疹或合并可能感染者。

5、灵丹片。80片/瓶,25元主要成分:丹参,灵芝等;养血生发,滋阴补肾。用于各种类型的脱发。医院1、维生素E霜(30g),13.7元

滋润皮肤,防止皮肤干裂

2、尿素乳膏(30g),15.57元

能增加角质层的水合作用,使皮肤柔软。用于鱼鳞病、手、足皲裂及皮肤干燥等。

3、25%锌糊(30g),6.4元

防腐、收敛。用于湿疹及皮炎。

4、复方川脊片(0.3g*片),28.45元

补肾活血止痛。用于颈椎综合症。

5、石磺抗菌片(0.35g*60片),20.0元抗菌消炎。用于菌痢,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等。医院1、复方甘草合剂,毫升/瓶,6.5元

用于咳嗽咽痛

2、炉甘石洗剂,60毫升/瓶,2.7元

外用止痒

3、50%硫酸镁溶液,毫升/瓶,1.1元

外用消肿

4、33%硫酸镁溶液,毫升/瓶,0.7元

内服导泻,外用消肿

5、水杨酸软膏,20克/支,1.8元软化角质,抑制霉菌,用于皮炎、湿疹、鱼鳞病、牛皮癣

相关便民服务

什么病看中医,什么病看西医,让你一目了然

健康类疾病

失眠:看中医。失眠大多属于功能性紊乱,中医可从气血、阴阳等角度辨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镇静安眠类的西药容易导致依赖,只能短时间服用。

其他亚健康状态:西医生化检查等指标没有异常的状态,如体质虚弱、心情烦躁、食欲不振等亚健康症状,都可通过中医进行调理。

偏头痛:看中医。首先检查明确病因,在排除器质性问题后,采取中医调理。偏头痛大多没有病因,属于功能性紊乱,西医没有更好的办法。

常见病

感冒:中西医皆可。绝大多数感冒属于病毒感染,但有时会伴有细菌感染。在抗病毒治疗方面,中药较西药更有优势,而在细菌感染方面,西药的抗菌治疗针对性更强。如果高热不退、咳嗽、头痛等症状比较重的,首先应该查查血常规、胸片等,明确病因,有利于指导用药。

颈椎病:首选中医。中医推拿理疗是治疗该病种的一大特色,配合中药调养,更有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推拿不当易造成危险,一医院,不能随便去不明底细的小诊所看病。

腰椎间盘突出:中西医皆可。更多情况下中药配合理疗效果较好,西医主要在手术治疗方面有优势。

面瘫恢复:首选中医。西医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中医针灸配合理疗效果比较可靠。

鼻出血:中西医皆可。首先检查明确病因,排除器质性问题(比如外伤、肿瘤、畸形、血液病等)后,可用中药调养。

眼科疾病:西医为主。西医在检查、手术矫正、眼科制剂等方面有较强优势,中医在改善症状比如眼干、眼睛肿痛等方面有辅助作用。

口腔疾病:首选西医。西医牙科相关医疗器械完善,在手术矫形、治疗等方面优势明显。一些非器质性病变比如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则可选择中医治疗。

消化不良:首选中医。通过调理脾胃整体辨证治疗,效果更为巩固。

便秘:首选中医。西药对便秘的治疗较为短效,只能作为应急措施。不要过多服用泻药,避免药物依赖。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心脏病、中风、脑梗死):西医为主。西医在控制血压、改善血管梗阻方面有可靠的疗效证据。中医药主要在改善患者具体症状方面发挥作用,可配合治疗。

皮肤病

青春痘:中西医结合。西药在消炎、控油方面虽然起效快,副作用也同样明显,不宜久用;中医从全身调理,作用缓和但持久,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白癜风:中西医都可,各有特色。白癜风为难治性疾病,治疗需要持续。西药主要在局部用药、激光治疗方面有特色;中医依靠辨证论治,进行全身调养。

带状疱疹:中西医均可。带状疱疹属于病毒感染引起,西医针对病毒也没有特效药物。中西医疗效差不多,需要注意防治并发症及后遗症。

脚气:中西医皆可。一般外用药治疗的效果都不错,但西医有针对性的抗真菌药物,对于顽固病例,中西药配合起来,治疗效果更佳。

特发性脱发、斑秃:首选中医。这类疾病一般病因不明,西医不易治疗。中医从气血不足、脏腑虚损、痰湿瘀热等角度出发辨证治疗,有一定疗效。

湿疹、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中西医皆可,视检查确定具体治疗方案。对于过敏原因比较明确的过敏性疾病,如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等,应用西药迅速控制病情、避免诱发因素。对于病因比较复杂、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如湿疹、慢性荨麻疹等,在西药控制病情的同时,要有配合中药长期调养的打算。

妇科病

感染类疾病(如盆腔炎、阴道炎等):中西医皆可。两者皆有疗效。但是对于急性发作期、致病微生物明确者,采用西药抗感染治疗见效快。中医药则对一些慢性反复发作性炎症疗效更好。

不孕不育:首先应该仔细查找病因,再确定找中医还是西医。属于输卵管阻塞等有明确器质性病变的,西医治疗较好,但大多数功能性病变引起者,中医药调理有独到之处。

原发性痛经:看中医。西医对原发性痛经治疗效果不佳,多属对症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效果较好。

月经失调:看中医。多数为功能性失调,用中药调养效果更明显。

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西医治疗在一些人群身上较为明显,中医长期调理更加安全。

儿科病

  

中医西医各有优劣。儿童疾病一般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对于新发疾病,建议首选西医明确疾病性质,迅速控制病情,对于慢性病的调养期间,可选择中医。另外中医推拿对一些儿科疾病的效果也不错。

  

肿瘤等大病

首选西医。此类疾病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首选西医,明确疾病的性质及进展,西医在手术、放化疗方面的治疗效果确切,尤其是肿瘤早期,但手术及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与疗效呈正相关(即疗效越好,副作用越大),请根据专业医师的建议权衡利弊。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药物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作用,但是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广告或偏听偏信,以免耽误病情。

虽然我们在治疗疾病上中西医的疗效都是相近的,想要让身体保持最原始的健康状态,但是中西医在治疗疾病的病理确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首先要根绝疾病的病因,其实是按照疾病的发展状况来综合判断适合用什么方法中医还是西医。

—END—

更多精彩内容--请猛戳“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微信营销管理
北京中科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villea.net/yczz/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