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甲流进入高发期,全国多地学校因部分学生患甲流而停课,多地疾控中心已经发布预防“甲流”提醒。
甲流,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症状为发烧、咳嗽、咽痛,感染者会有全身症状,常发生在冬春季。甲流年年有,为何今年如此“凶猛”?如何从症状上区分甲流、普通流感与新冠呢?甲流和新冠会叠加吗?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甲流流行趋势一般在3、4月份就会减弱
感染甲流后,身体所产生的抗体有效期一般为半年。近三年来,人们的流感疫苗接种率比较低,,也因为之前个人防护措施做的比较好,没有得过流感,所以流感的抗体水平偏低。再加上近期出门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人群聚集也导致出现较多感染的情况。
专家表示,甲流的流行趋势一般在3、4月份就会减弱。在北方地区,通常只有一个流行季,从上一年的12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但在南方地区,除了冬春流行季,夏季可能还有一次小流行。
甲流全身症状更明显,与新冠叠加概率较低
由于普通感冒、甲流和新冠在症状上有些类似,很多人出现症状后难以判断自己到底得是哪一种病。
相较于普通感冒,感染甲流后全身症状会更明显,会出现乏力、肌肉酸痛、关节痛、头痛,高烧症状也较重,但上呼吸道症状较轻;普通感冒则更集中于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新冠和甲流的症状会更加相似,但新冠可能会导致味觉、嗅觉的异常,部分新冠患者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结膜炎的症状,这些症状在甲流感染中相对少见。
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群都对新冠有了免疫力,同时感染新冠与流感的概率还是相对较低的。但建议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群体还是继续做好防护。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甲流很有可能会合并肺炎,导致出现重症和危重症病例,从而引发生命危险。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同时也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后发生危重症情况的风险,尤其是老人、孩子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该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一般建议在甲流流行期开始之前进行接种,流行期间也可以去接种疫苗。
同时,做好日常防护依然是有效减少感染和传播的重要方法。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冬春季节,建议大家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保持社交距离。
如果感染了甲流,也不必恐慌。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对症治疗,部分群体也可以自行痊愈。但对于高危群体,如婴儿、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还是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避免危重症的发生。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症状,还是需要积极就诊,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