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天不怕地不怕,可年纪一大,就怕生病!陈老伯今年60多岁了,身体一向不错,但前段时间他发现自己的右侧大腿根部突然出现了一个鸡蛋大小的突出物,站得越久越明显,坐下或躺下歇一歇,用手一推,一下子就没了,而且吃、喝、拉、撒、睡完全不受影响。起初,陈老伯没太在意,医院治疗,直到有天右下腹突然胀痛难忍,医院看病,医生让他尽快住院治疗。经过手术等一系列的治疗之后,陈老伯终于解除了病痛,痊愈出院。那么,这位陈老伯所患的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呢?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腹股沟疝!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疝气”、“小肠气”。今天,小编特别邀请医院普外科的黄泽文主任,请他为我们揭开疝气的秘密……Q1:什么是腹股沟疝?它是如何形成的?首先和大家科普下腹股沟的位置。腹股沟是指人体腹部和大腿交界处的凹沟,其附近的区域被称为腹股沟区。通俗的说,就是小腹两侧接近大腿根部的区域。疝又称“疝气”,它是人体内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离开原本所在的位置,通过人体的间隙、薄弱或缺损处进入到另一部位所致的疾病。就像一个汽车轮胎,外胎破了,内胎通过破洞往外突出。而腹股沟疝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疝病之一,它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多于平卧休息时消失,站立特别是屏气时突出体表。疝气的形成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通常是患者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腹壁薄弱、缺损或孔隙;外因则是由各种因素所致的腹内压增高,如慢性咳嗽、排便困难、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搬抬重物、外伤感染、老年多病、婴儿啼哭等均可引起腹内压增高而诱发疝气。Q2:腹股沟疝有哪些典型症状?如何自我判断是否得了疝病?早期腹股沟疝,多数患者可出现小腹胀痛,休息后缓解,活动后加重,晨起减轻,下午明显。有时症状不明显,容易被患者忽视。随着病情的发展,在疼痛的一侧腹股沟可以触摸到包块,从核桃到鸡蛋大小不等。这包块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卧隐立现,即平卧后包块减小或消失,站立时包块向外突出,像狐狸一样狡猾。所以,中医又将疝称之为“狐疝”。大多情况下,腹股沟疝是可以来去自如的。不过,一旦突出的包块过大,平卧或用手无法回纳时,就可能出现剧烈的腹痛,并可持续性加重,医学上称之为嵌顿性腹股沟疝,正如篇首那位陈老伯遭遇的情况一样。嵌顿性腹股沟疝如果不及时手法复位,可导致疝内容物缺血坏死,出现肠梗阻、肠穿孔、肠坏死等急危重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发现腹股沟区出现了可复原的肿物,即站立时有肿物自腹股沟区突出,仰卧或按压后消失,或伴有腹股沟区的酸痛、坠胀感,您很可能是得了疝病,医院普外科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针对性治疗。Q3:哪些人容易得疝病?该如何预防?疝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尤以小儿和老年人最为高发。一般来说,小儿疝病无需过度紧张,尤其是两岁前的婴儿,肌肉尚未发育成型,等肌肉成型以后,疝病常可自愈。而老年人的疝病则更需要
白癜风有好的治疗方法吗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villea.net/lcjc/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