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推拿理论支撑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
小儿推拿是纯绿色疗法,可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减少化学药品毒副作用,增强孩子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预防病毒侵蚀和滋生,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
随着现代人们健康理念的更新,很多家长都开始信任和采用绿色疗法——小儿推拿。目前,该疗法已经成为国际儿童保健、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今天,简单介绍一下
解决孩子感冒腹泻、便秘、腹胀、呕吐、痢疾等症状的推拿方式!
小儿腹泻
01
推拿位置:板门,即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推拿方式: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
功效:可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小儿便秘
02
推拿位置:天枢,即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推拿方式: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次。
功效:可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腹胀呕吐
03
推拿位置:大横纹,即掌侧腕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推拿方式: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功效: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等症状。
腹胀疳积
04
推拿位置:四横纹,又称四缝穴,即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推拿方式:小儿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
功效:可退热除烦,散结行气,和气血。治疗腹胀,疳积、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等症。
呕吐咽痛
05
推拿位置:天柱骨,即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推拿方式: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效:可降逆止呕,祛风散寒。主治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痢疾
06
推拿位置:端正,在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
推拿方式: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
功效:掐右端正治呕吐及鼻出血;掐左端正有升提作用,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主治鼻出血,惊风,呕吐,泄泻,痢疾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