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宝宝各种疾病多发的“多事之秋”,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小儿体质柔弱,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且空气质量差,容易滋生病菌,病菌通过呼吸道侵犯人体,容易患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寒冷干燥空气容易刺激口、咽、鼻及肌肤等部位,造成局部干燥、瘙痒、过敏,甚至疼痛、鼻出血等。
爸爸妈妈们如何帮助孩子健康度过季节交替的时期呢?今天,小编就跟您好好聊聊秋季小儿常见病的防护!
1呼吸系统疾病AUTUMN常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等。表现为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全身不适。
预防护理:
适时给孩子增添衣物,冷热得当,多休息多饮水,不轻易用抗生素。
中医结合小儿体质特点和个体差异,采用中医药防治疾病,如中药汤剂,“冬令”膏方,三九敷贴及香佩疗法等,可有助于小儿体质强健,减少疾病发生几率,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2秋季腹泻
AUTUMN多发于9-11月,发病原因多是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起病急、病情重,24小时内会出现腹泻。孩子的抵抗能力弱,免疫力差,身体不能适应天气突然转凉,5岁以下的孩子易发,尤其是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
预防护理:
秋季腹泻致病菌多为轮状病毒,使用抗生素一般无效。
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防止食物、餐具污染。小儿秋泻一般在病后4-7天会自愈,需调整饮食,吃些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腹部保暖;若出现口渴、哭闹、烦躁、尿量减少等医院就诊。
3过敏性疾病AUTUMN接触各种特异性过敏原(如螨虫,灰尘,动物毛皮,低温等),有时表现为难以抑制的刺激性咳嗽,甚至引发哮喘,亦可引起多发性鼻病(四大症状:喷嚏、流涕、鼻塞和鼻痒),更有出现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
预防护理:
保持居家环境清洁,床垫、枕头和被子可用防螨套包裹。
要积极寻找过敏原,避免摄入过敏性食物,但不要盲目忌口,饮食清淡。
4其他好发疾病AUTUMN1手足口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夏秋季,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表现为发烧,手心、脚心、臀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部分患儿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预防护理: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居家时保持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一旦患病要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病毒性结膜炎(红眼病)夏秋季是红眼病的高发季节,该病传染性极强,极易通过物品传播,因此常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地方造成暴发或流行。感染后会出现结膜充血,眼有浓分泌物,流泪、怕光、眼睑水肿等症状,严重的会全身发热。
预防护理:
让孩子勤用流水洗手、洗脸,避免随意揉眼。
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医院就诊,并对孩子的用品(面盆、毛巾、玩具等)进行消毒,爆晒。
3鼻出血因秋季气候干燥,阳光照射较强烈,孩子易出鼻血。
预防护理:
家长应让孩子多饮水,少吃油炸和辛辣食物,多吃清洁食物。
注意不要撞伤,若发现孩子出鼻血,用压迫法(手指压迫鼻血多的鼻翼)止住血,医院就诊,教育孩子不要挖鼻子。
AUTUMN秋季燥气当令,阴气渐盛,为万物收敛之季,应养肺为要。饮食调养应以润燥、健脾养胃为主,宜多吃梨、苹果、白果、银耳、白薯、山芋、山药、藕、荸荠等,少食冰冷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忌暴饮暴食,注意胃部保暖。为迎接冬季的到来保存健康的身体!
医院薛主任团队撰写。薛征,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儿科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继承总结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崇尚中医经典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诊疗优势。医疗特长:擅长治疗儿童高热、急慢性扁桃体炎、咳喘等肺系疾病及吐泻厌食等脾胃病;致力于多动症、抽动症、癫痫等病的研究与诊治。薛征主任资讯传递助手请长按下方的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便宜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