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报君说
过了“小雪”节气,东北的严寒也正式开始了。不过,虽然室外温度低,但家里因为有暖气的缘故,依然温暖。
然而,医院里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扎堆出现,除了感冒发烧的,还有不少因口干、鼻干、咽痛就诊的患者。这是咋回事?应该怎样预防?辽报君请专家为你释疑。
“暖气病”多因空气干燥引起
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孙丽丹
孙丽丹说,为了保暖,人们往往把门窗长期紧闭,空气流通不畅又十分干燥,为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导致出现鼻咽干燥、流鼻血、头晕恶心、浑身无力、皮肤干燥等症状。有时室内温度过高,出汗过多,还易导致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这些症状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的“暖气病”。
“暖气病”并不是医学上的病种,指的是由于供暖导致的这一系列的症候群。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环境过分干燥容易引发疾病。常见症状是咳嗽、咽干、咽部不适、鼻干。此外,更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症也容易复发。
控制温湿度是关键
要想预防“暖气病”,控制好居室温度、空气湿度最关键。
冬天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8℃~24℃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为宜。勤开窗通风,最好早晚各开一次窗,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半小时。湿化空气的方法有很多,除了用加湿器、在床前摆盆水来加湿外,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在室内摆放植物时,最好选绿萝、吊兰,这些植物叶面蒸腾的水分比较多,既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还能吸附空气当中的有害气体。
多喝水多吃新鲜果蔬
要想预防“暖气病”,首先就是要多喝水。研究表明,体内缺失水分,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会变弱,人体新陈代谢受阻,不但容易合并呼吸道感染还会加速衰老。尤其是老年人,更需要多饮水。同时,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果蔬,还可以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番茄、豆腐、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饮或少饮酒。
皮肤干燥可用凡士林
冬季,因皮肤干燥而引发的皮肤瘙痒症困扰着很多市民,建议涂用物美价廉的凡士林。据介绍,凡士林是一种矿物蜡,可以在人体肌肤的表面形成一道保护膜,防止水分流失,特别适合干燥肌肤的人使用。
除此之外,防止冬季皮肤干燥,市民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肺之物,如芝麻、蜂蜜等,尽量少吃葱、蒜等刺激性食物。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早睡早起,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神志安宁,由外向内收敛神气,让自己保持乐观的情绪。
洗澡时避免用太多的肥皂擦洗,也不能用太烫的水,因为这样很容易使皮肤干燥、脱水。做好脸、颈皮肤的保养,保护皮肤的呼吸功能,对脸、颈进行深而缓慢的按摩,可以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每次洗手之后都要涂抹护手霜,晚上睡前将双手洗净后,涂上营养霜,再用两手相互按摩一下,皮肤就日渐柔软细腻了。
使用加湿器有讲究
1.不要在加湿器内放任何物质
无论是醋、板蓝根、精油、香水、杀菌剂还是花露水,都不建议加入加湿器内。因为药物、精油等可以服用或使用,但如果吸入人体,容易导致鼻炎或哮喘,还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
2.不要不间断地使用加湿器
不间断地使用加湿器虽然会加大房间的湿度,缓解干燥,但空气过湿同样不利于健康。湿度过大时,人体中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细胞就会“偷懒”,孩子会出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整天贪睡的后果。建议每2小时停一段时间,并让室内空气流通。
3.位置摆放有讲究
加湿器最好放置在1米左右高的稳定平面上,尽量远离热源、腐蚀物和家具等,还要避免阳光直射。加湿器要与家具和电器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受潮。加湿器属于电子产品,工作中可能会有一定的电磁辐射,人体应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
来源:央视新闻、大连晚报、网络综合
新媒体编辑:张颖 符成龙
图解
一图读懂沈抚新区三年滚动计划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