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症状及预防

去年12月起,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数急速上升。与流行多年的H5N1病毒相比,H7N9病毒有何特点?人们又该如何应对?通过以下内容我们来了解一下。

问题一:H7N9禽流感病毒与此前流行的H5N1禽流感病毒有什么区别?

H7N9和H5N1都属于甲型流感病毒,都是主要在动物中传播,偶尔感染人类。据世卫组织称,H7N9在禽类中引起的症状较温和,在禽类间易于传播且难以发现,增加了人感染的风险,急性起病,早期类似普通感冒。

常见症状:发热(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鼻出血、牙龈出血,部分病例可出现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样大便;重症病例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雷氏(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H5N1对禽类有高致病性。

问题二:H7N9禽流感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排泄物(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而被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感染潜伏期多为7天以内,也可长达10天。

问题三: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一)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动物防疫部门立即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养殖和处理的所有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工作。到有疫情报告地区的活禽市场时,应避免直接接触活动物和动物接触过的表面

(二)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当这些人员中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人标本并送至指定实验室检测,以进一步明确病原,同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接触人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接触后应洗手。

(四)要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医院感染和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五)减少与活禽接触、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禽流感十分重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禽流感病毒不耐热,℃下1分钟即可灭;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

(六)保持呼吸道健康,增强呼吸道抵抗力。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七)药物预防对密切接触者必要时可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或按中医药辨证施防。

(八)别去疫区旅游。

(九)重视高温杀毒,蛋类也要煮熟煮透。

(十)如果有家养的猪、鸡等动物,应确保儿童不要接触患病或死亡动物,还要尽量将不同种类的动物隔离开;动物患病或死亡后,应立即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十一)不应宰杀和食用患病或死亡动物。

问题四:能放心地食用鸡肉吗?

正常的烹调温度就能够使流感病毒灭活,只要使食物所有部分达到70摄氏度以上即可,因此吃正确制备及烹饪的肉,包括禽类,都是安全的。在出现疫情的地区,买活鸡回家时,如果是健康活鸡基本是安全的,但如果是病鸡就有危险。只要肉类产品在制备过程中正确烹调和处理也可安全食用,但食用生肉和未经烹调的含血肉制品高度危险,应该避免。

更多精彩敬请







































点滴状白癜风
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villea.net/zzbx/13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