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宝宝做推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周岁的儿童,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2.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
3.小儿皮肤娇嫩,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4.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
5.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
6.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7.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8.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网提醒您: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医院就诊!小儿疾病,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意。
小儿推拿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因部分穴位和手法操作简便易行,对小儿的体质改善很有帮助,鼓励家长们在家中多尝试。
[位置]在尾骨端。
[操作]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功用]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位置]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用两拇指或用食、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用]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位置]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主治]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次。
[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位置]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轻摩称摩腹。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位置]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
[操作]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椎至乳头名分推膻中。
[功用]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位置]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一切热证。高热,口渴,惊风,咽痛,鹅口疮(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腮腺炎,大便干燥等。
[别名]外一窝风。
[位置]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操作]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功用]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主治]一切腹痛,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次。
[功用]左揉发汗,右揉泻心火,除烦躁。
[主治]发热、烦渴、口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位置]在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
[操作]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
[功用]掐右端正治呕吐及鼻出血;掐左端正有升提作用,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
[主治]鼻出血,惊风,呕吐,泄泻,痢疾。
[位置]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老龙。
[功用]开窍醒神,退热。
[主治]突然昏厥,虚脱气闭,心火实热,急惊风。
[别名]鱼际交。
[位置]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 [功用]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
[主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位置]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操作]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功用]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
[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
[位置]手掌大鱼际。
[操作]用拇指轻柔,称揉板门。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主治]止泻,止呕。
[位置]在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
[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5~20次;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次。
[功用]掐或揉五指节能镇惊安神,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烦躁不安。
[主治]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咳嗽痰多,腹痛等。
[位置]在掌面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用]开胸散郁,化痰涎。
[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次数]~次。
[功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
[位置]在小指顶端。
[操作]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
[功用]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
[主治]自汗或盗汗(白天或夜间汗多),解颅(指囟门应合不合)等。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操作]用拇指与食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用]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主治]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主治]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用]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所以命名为迎香。
[主治]鼻塞流涕。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黎龙村卫生所“民间独特绿色”治疗方法:
点穴推拿、中药敷贴、艾炙刮痧、拔罐、中药雾化吸入、艾盐熨、中药雾化吸入、蜂毒疗法、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穴位贴敷、刺血、中药离子导入、烙治、割治、火针、醋疗法、药物熏洗疗法、电针、子午流注针等疗法。
黎龙村卫生所中医特色门诊疼痛科
诊疗范围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痛、慢性鼻炎、咽炎、慢性气管炎、哮喘、
腰肌劳损、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前期)、股骨头坏死(前期)、痛风、顽固性头痛、头昏(脑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综合征)、面瘫(口眼歪斜)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前列腺综合征、慢性陈旧性损伤等。
黎龙村卫生所中医儿科常见病绿色疗法
小儿推拿(咳嗽、发热、腹泻)、中药敷贴(咳嗽、腹痛、腹泻)、艾炙(腹痛、呕吐)、刮痧(风、寒、湿、感冒、中暑)、中药雾化吸入(毛细支气管肺炎、哮喘)、艾盐熨(单纯性腹泻)、耳压(视力减退)、熏洗(皮肤病)鲜药外治、临方调配等。
本人研创的小儿中药灌肠+敷脐+中药散内服治疗婴幼儿腹泻、不痛苦、疗效好、见效快
黎龙卫生所自主研发的“祛瘀散寒脐疗贴”+“火疗”能迅速解除风寒痹痛、肢寒体冷、女子痛经、月子病、慢性肠胃病等疗效显著
家传“烧烫伤膏”多年临床证实本药具有消炎止痛好,敛疮生肌快,愈合不留疤等优点。
家传毒蛇咬伤草药方(土办法不收取任何费用),希望能够帮助那些被毒蛇咬伤的患者解除痛苦。
家传"带状疱疹"草药方;中药内服能使病毒迅速排除+草药外敷能让药物透皮吸收直达病灶+针灸理疗标本兼治修复带状疱疹后遗症止痛、止痒疗效快。
黎龙村卫生所中医“绿色”养生养颜
康复保健科
中药灌肠(祛色斑暗疮)、中药熏洗(皮肤病、外阴瘙痒)、中药熏蒸(排毒养颜)、针灸(减肥)、推拿(保健祛除疲劳)、火罐(祛寒湿)、耳穴(慢性疑难杂症)、中药面膜(祛斑美容)、男科病(性功能障碍)、女科病(妇科常见病)各类妇科问题“民间独特绿色疗法”是以挖掘民间中医方剂,弘扬经典中医学知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增进人们对中医药的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医师们在平等的基础上对中医的相互交流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