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未远去,立秋已至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刘翰《立秋》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秋天就像星期天的晚上

一切还未开始,一切又已离去

立秋来临

虽然还有秋老虎的威胁,但是

终于盼到了这个漫长炎热的夏季结束的希望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

西方凄冷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

二候白露生

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露,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

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立秋习俗贴秋膘

古代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来年一年的瘟疫。

秋灶

秋灶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灶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灶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灶"、"敬灶神"、"煮灶粥"的说法。(:戊日是按六十甲子的排列顺序,每六十天为一轮,其中凡是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就叫戊日,也称"六戊"。)

立秋养生

秋天气候干燥,容易伤肺。入秋后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濡润,肺脏变得脆弱,我们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加速,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咽痛等现象。肺津伤则见口干、舌燥、咽痛、目涩、鼻出血、干咳少痰、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症状。所以大人小孩在秋季患感冒、咳嗽特别多,就是这个原因。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长按







































北京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治愈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villea.net/zlff/201808/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