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通过按摩、刮痧、针灸、艾灸、拔罐等手法对穴位和经络进行刺激,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强身健体的功效!并且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对穴位进行按摩,方便实用。
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中医都是以调理保健为主,针对慢性疾病的效果比较理想,而对于突发的急性病症束手无策。其实,这个观点是片面的,中医外治的技法中,对于突发的的病症也是有对应的处理方法的,比如对于突然晕厥的患者,我们经常采取掐人中的方式,做应急处理。
人体的穴位中,有一类穴位专门用来针对突发的急性病症,主要用来止血和止痛,这类穴位就是郄穴!阴经上的郄穴,止痛为主、止血为辅;阳经上的郄穴,止血为主、止痛为辅。五脏加上心包为阴,六腑为阳。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心包经为阴经,胆经、小肠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三焦经为阳经。人体的12条经络上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上各有一个,一共是16个郄穴。
《鑫寿堂日常保健篇》接下来要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这16个郄穴的定位和功能。帮助大家快速掌握穴位应用的技巧,应付突发状况。
我们每篇会为大家带来两个互为表里的阴经和阳经上的郄穴的讲解,本篇为大家讲解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郄穴。
手太阴肺经:
郄穴:孔最穴
取穴:在前臂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点击了解“同身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主治:咯血、鼻出血、咽痛、肘臂痛。
功能:清热止痛、润肺理气。
按摩:用拇指按摩或弹拨孔最,能防止肺病。(用力按揉2到5分钟可快速止鼻血)
手阳明大肠经:
郄穴:温溜穴
取穴:在前臂,腕横纹上5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寒热头痛、面赤面肿、口舌痛、肩背疼痛。
功能:清热理气。
按摩:按揉温溜能防治牙痛、腹痛、鼻出血。(在大肠经循行的路线上出现的急性疼痛症状,如肠炎、牙痛。用力按揉2到5分钟,可迅速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