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哪个部位最脆弱?
——肺!
立秋后,空气逐渐干燥,肺喜润而恶燥,因此,此时最容易造成肺的损伤!
此外,专家表示,在长期、大量的临床救治中发现,在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诱因中,肺部感染占75.4%~82.8%。而在多器官衰竭的“多米诺效应”中,肺衰竭往往是倒下的第一块骨牌。
肺有8种“怕”1肺怕燥如今天气逐渐转为干燥,易耗伤津液,因此,经常会出现口鼻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裂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可表现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症”。
2肺怕热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既怕寒又怕热。肺受热后容易出现咳、气管炎、肺炎等症状,如果肺胃热盛还可能导致面部起痘、酒渣鼻等。
3肺怕寒肺位于胸腔,经络与喉、鼻相连。寒邪最易经口鼻犯肺,使肺气不得发散,津液凝结,从而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反复之下可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引发慢性鼻炎。
4肺怕大便不通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经络相通,大便通畅有利于肺气下行。
5肺怕基础疾病肺部怕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乃至肺癌等疾病,这些疾病可不同程度地加速肺功能损害。
6肺怕雾霾、有害气体肺部是“清虚之脏”,但雾霾、长期吸烟、二手烟不时伤害着它,导致肺泡内痰饮积滞,阻塞气道,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上下气海不流通,血液不能正常循环。
7肺怕某些药物药物是伤肺的重要因素。以药物性肺炎为例,青霉素会导致低烧、头痛、咳嗽、气急、胸闷、多痰等症状,大多在停药后才能消失;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可能引发药物性哮喘;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等可能引起药物性肺水肿。
8肺怕过度悲、忧悲伤和忧愁《黄帝内经》说:“悲则气消”,“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说明过度悲哀或忧愁,最易损伤肺气,或导致肺气运行失常。因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保护肺脏是极为重要的。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而立秋后天气逐渐变得干燥,很容易伤肺,特别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伤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许多肺部疾病。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对肺脏的保护。
最简单的养肺法:一杯热水人们可用直接吸入水蒸气的办法使肺脏得到滋润。
方法很简单: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吸入水蒸气,每次10分钟左右,可早晚各1次。
最佳养肺时间:上午7-9点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早7点-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最好此时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而肺脏功能最弱的时间是晚21点-23点,晚饭后口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时吐掉,可以滋润肺脏。
秋季还可以多食蜂蜜、百合、银耳等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作用的食物,并加强对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每天必须保证喝水毫升。
最舒服的养肺法:按摩穴位每晚临睡前端坐椅子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位置在背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数十下,同时用手掌在背部两侧由下至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这种方法可以舒畅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功效,并有助于体内痰浊的排出,且可疏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
最便宜的养肺法:笑口常开养肺的方法多种多样,“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种。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的确是一种最好的“运动”,尤其是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更通畅。另外,人在开怀大笑时,可使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最有效的养肺法:经常开窗秋天,人们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日早晚可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以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有害物质,减少对肺部的损害。
最美味的养肺法:莲藕排骨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季恰逢莲藕上市,莲藕食疗方具有润燥、养肺之功效,是除秋燥的佳品,而莲藕配排骨更是美味又保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