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天转凉,儿童发病增多该如何预防

北京医院专业白癜风治疗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秋冬季节,是传染病、过敏性疾病等各类病症的多发季节,在季节交替时节,气温不恒定,忽冷忽热,早晚是凉风袭人,中午却又太阳灼人,如果不及时增减衣服,很容易感冒。如果过早添加衣服,就会出汗,汗毛孔敞开,血液流动增快,散热功能加强。当秋季凉风吹来,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如果抵抗力弱或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发展成肺炎、支气管炎等。

那秋季幼儿常见的疾病有哪些呢?我们又该如何让孩子安度秋冬季呢?

1.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3、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4、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5、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6、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4.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5.麻疹

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病期在冬春等季节。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

1、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2、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3、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

4、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6.流行性感冒

此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易并发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多饮水、多休息,从外面回来冲洗鼻子、注意通风以及锻炼身体,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

7.上呼吸感染

婴幼儿上火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鼻病毒等感染,就会发生上感,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多到户外活动。发生上感不要滥用抗生素,让幼儿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素淡流质为宜。

8.口角炎

俗称“烂嘴角”,多因维生素B2和锌缺乏引起,如果伴有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更易出现嘴角干裂、糜烂,疼痛。

预防措施:口唇发干涂婴儿唇膏保持湿润,尽量告诉幼儿不要舌头去舔口唇,更不能用脏手搔抓。吃些富含B族维生素和锌的食物。

9.鹅口疮

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常见婴幼儿口腔病,口唇舌及颊黏膜有大小不等的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周围有红晕,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分泌物覆盖。

预防措施:平时重视宝宝口腔卫生。患儿可用2%~5%碳酸氢钠液、2%硼砂溶液清洗口腔,每日3次,或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喷患处。

10.鼻出血

气候干燥、寒冷时,幼儿上火后引起鼻黏膜干燥,会导致黏膜下小血管破裂而流鼻血。

预防措施:经常给幼儿剪指甲,及时纠正抠鼻孔的坏习惯。室内可放一盆水或使用加湿器,防止室内空气过于干燥。每天用芝麻油涂抹幼儿鼻腔前庭部位,可防止鼻腔黏膜干燥。

11.急性喉炎

幼儿喉腔狭小,声门下软骨柔软疏松,黏膜内血管和淋巴管丰富,一旦上火,咽喉出现炎症时易发生喉头痉挛性水肿,进而导致喉梗阻,如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预防措施:幼儿患感冒要及时治疗,以免引发急性喉炎。发现幼儿声音嘶哑时,切勿掉以轻心,医院看耳鼻喉科。

12.急性中耳炎

幼儿上火或感冒后,鼻涕增多,咽喉部有炎症时,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容易通过咽鼓管侵犯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预防措施:洗头或淋浴时不要让水进入耳内,鼻涕增多时应压住一侧鼻孔轻轻擤,然后换另外一侧。得了急性中耳炎,切忌给幼儿乱用滴耳药,医院请耳鼻喉科医生治疗。

13.秋季腹泻

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秋季肠泻、肠炎)高发季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要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另外,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要用抗生素。

温馨提示:预防秋季疾病,正确洗手很关键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

正确洗手能减少30%—50%的疾病风险。关于洗手这件事,几乎没有人会说自己不会吧!!可是您和孩子会正确洗手吗?在家里,不妨和孩子一起学习如何正确洗手,别小看了这些洗手习惯,它可帮助您和孩子有效地阻隔疾病的发生哦。

多吃蔬菜,增强免疫

秋天天气逐渐转凉,是流行性感冒多发的季节,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让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及维生素E的食品,增强肌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奶制品是不错的选择;另外,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蔬丰富,大部分绿色蔬菜及红黄色水果中都富含大量维生素,建议孩子可以多吃一些。

可以在饮食中多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青椒、西红柿、橘子、柠檬等水果以及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

维生素A的含量较高,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

少吃“上火”食物

秋季来临,在饮食方面,少食用刺激性食物,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以及在水果的提供上,尽量减少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

也要注意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

春捂秋冻

常说“春捂秋冻”,“捂”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应当根据室外温度给宝贝来增减衣服,并不是穿得越暖和越好。

对于“春捂”,医生的建议是注意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头”和“脚”,不要让头颈与双脚着凉,这样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

而关于“秋冻”,指的是在秋天的时候不要一次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不然在秋天就把冬天的衣服穿上了,那么到了冬天孩子可就要穿成五花大绑的超大粽子了。

及时就医

一旦孩子出现感冒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发烧、咳嗽等,要尽快送医,避免因为耽误,而使孩子病情加重烧成肺炎。

在这里,如果孩子出现身体不适一定不要坚持上幼儿园,及时就医才是对待孩子病情的正确方式。

按时接种疫苗

在流感的常发季节,家长要带孩子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相对来说也比较的安全可靠。

鼓励孩子多喝水

秋高气爽,宝宝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孩子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提供一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在幼儿园时,我们老师会经常提醒小朋友要多喝水。

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孩子体内水分平衡。

少去公共场所

马上中秋、国庆双节来临,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尽量不出远门,少去公共场所,多带孩子去户外自然环境。另外,即使休息在家,孩子的饮食也要保持均衡,多食新鲜瓜果蔬菜、多喝水,及时调整孩子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午后小憩,对孩子的身体是大有益处的。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villea.net/yfcs/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