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流鼻血怎么办

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流鼻血的问题,特别是突发时有的会手足问错,今天我们就说说遇到孩子流鼻血怎么办?

导致孩子流鼻的原因

1、当鼻腔粘膜干燥、毛细血管扩张、有鼻腔炎定或受到刺激时就容易出现鼻出血。

2如空气干燥、炎热、室温过高等也会引起鼻出血。

3、在饮食上挑食、偏食、不吃青菜等,造成因维生素的缺乏而致鼻出血。

4、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都会出现鼻子流血。

很多家长总会寻求经验的帮助。于是脑海里就浮现出小时候我们自己流鼻血时长辈给我们的处理方法,比如仰头或者拿些餐巾纸把鼻孔塞住。这两种方法其实都是错误的。鼻血会沿着咽后壁流向消化道,刺激胃黏膜造成呕吐,严重的时候甚至流向气道,引起窒息。纸巾堵塞因纸巾未经消毒,很容易诱发感染。

那正确的家庭处理方法是什么?

流鼻血,

中医称之为鼻衄,

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

方法一:指压止血法

如出血量小,让孩子坐在椅子上,用拇、食指紧紧地压住孩子的两侧鼻翼,压向鼻中隔部,暂让孩子用嘴呼吸,同时在孩子前额部冰敷,压迫5~10分钟,出血即可止住。最重要的是——捏鼻时,孩子头不能后仰,以免血液通过鼻腔流入咽部,甚至进入肺部,造成呼吸困难。

方法二:压迫填塞法

如出血量较大,可用脱脂棉球(消毒止血棉)卷成如鼻孔粗细的条状,向鼻腔充填。这方法需注意2点:1、填塞时不能太松,不然起不到止血作用;2、最好不要用卫生纸和棉花填塞,因为不干净的填塞物,会增加感染几率,引起炎症。

需要注意的事项:

1、鼻出血量不大的情况一般都没什么大问题,只要止血即可。但是需要注意止血过程中孩子的面色有没有苍白、心跳加速,身体皮肤有没有突然出现的瘀斑出血点,如果有要及时送医。

2、记得要头前倾,别后仰。

3、还有一种止血方法就是额头放置冰袋,这种方法的原理是用冰收缩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

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应付少量的滴血,而且起效比较慢,最大的问题就是冰块不是随手能拿到。所以这里也不作为推荐选项,如果正好有条件的可以试用下。

孩子流鼻血的原因比较多,

从中医角度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方法。

中医认为以肺热、胃热、肝火旺盛最为常见。另外脾统血,少数孩子正气不足,血失统摄也会出现流鼻血的现象。辨证论治,配合中药、小儿推拿可以从根本上解除孩子流鼻血的问题。

01

肺热

这种鼻出血的特点:鼻中出血点滴而下,量不多而鲜红,伴鼻腔干燥、灼热感,或伴刺挠感,总是想挠痒痒,或想用手去搓,部分孩子可能伴有咳嗽、口干、咽痛、舌质红、苔薄黄或厚、黄燥。

可以用桑叶、百合泡水喝,配合清肺平肝、清大肠等小儿推拿手法以清肺热。

02

胃热

这是小孩流鼻血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因为现在孩子饮食偏肥甘厚腻,食物堆积在胃肠不容易消化而引起胃热。其特点是鼻中出血量多、势猛、血色鲜红或深红,鼻粘膜深红而干燥,甚至伴有口干口臭。这类孩子喜凉饮、大便干硬、舌头红。

可以用金银花、蒲公英、鸡蛋花泡水代茶饮,配合清胃经、清大肠、退六腑等推拿手法。

03

肝火旺盛

其特点:鼻中出血量多、血色深红、鼻粘膜色鲜红或者深红,伴头痛、头晕、急躁、易怒、口苦、咽干等现象,这都是肝火较旺的表现。

可以点按太冲穴,煮绿豆水、鸡骨草茶、玫瑰花茶喝以清肝火。

04

脾虚

其特点:经常性流鼻血,但血色淡红、量一般不多,鼻粘膜色淡,流的时候渗渗而出,同时伴有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吃的少,大便经常稀溏。

平素饮食方面可配山药、党参,结合补脾、揉板门、掐四缝、摩腹、捏脊等手法,以增加脾胃的运化。

临床上治疗小儿鼻出血的常用验方如下。

[方一]

白茅根50--克,竹蔗--克。水煎,代茶喝。

本方适用于由肺热引起的鼻出血。

[方二]

鲜藕适量,蜂蜜15-30克。将藕洗净,榨汁--毫升,加入蜂蜜,调匀内服,每日1次,连服数天。

本方对肺热引起的小儿鼻血有效。

[方三]

生石膏50克,豆腐克。将2味加水毫升同煮1小时,加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豆腐。

本方适用于肺胃部郁热产生的小儿鼻出血。

[方四]

红旱莲、白茅根各30克,瘦肉少许。三味加水3碗炖至1.5碗,吃肉喝汤,分3次服用。

本方适用于各种血热出血症。

[方五]

鲜荷叶半张,竹茹10克,鲜茅根30--60克,绿豆30克。先将鲜荷叶等洗净,绿豆先加适量水煮,待绿豆煮开花后,下其余味,取汁去渣,日分2--3次服。

本方适用于小儿胃热之鼻出血。

[方六]

栀子仁3--5克,粳米50---克。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先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可。

本方适用于因肝火引起的鼻出血。

[方七]

鲜藕---克,生侧柏叶60克。将鲜藕洗净,切薄片,放铝锅内,加水烧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再将侧柏叶捣汁点入藕汁中,搅匀,醋加白糖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因血热所致鼻出血。

[方八]

生地黄汁约50毫升(或用干地黄60克),粳米克,生姜2片。将新鲜生地黄适量,洗净后切段,每次榨取生地黄汁约50毫升,或用干地黄60克,煎取药汁。先用粳米加水煮粥,煮沸后加入地黄汁和生姜,煮成稀粥食用。

本方适用于因阴虚所致小儿鼻出血。

[方九]

鸡蛋清2个,白糖50克。将二者调匀,以滚开沸水冲熟,待温顿食,每日2次。

本方对鼻出血有效。

[方十]

人参6克,大枣15枚,粳米30克。将枣去核,与另二味同煮为粥。日1剂,连用数日。

本方对因脾气虚引起的鼻出血有效。

[方十一]

大枣15个。将枣洗净,浸泡一小时,用文火炖烂,每服1剂,日3次,7天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脾气虚所致的鼻出血。

[方十二]

龙眼肉、红枣、白糖参各15克,粳米克。取连壳桂圆,剥去果皮,去核取肉,将白糖参单煎取汁,然后同红枣、粳米一并煮粥,亦可加少许白糖。

本方对脾虚所致的鼻出血有效。

[方十三]

藕粉、糯米粉、白糖各克。一起放盆中加适量水,揉成面团,上笼蒸15--20分钟。作早、午餐,温热服食。

本方适用于体虚食少,或吐血、鼻出血。

—END—

编辑:杨秋杰

版权声明: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villea.net/yfcs/8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