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冬以来,随着天气不断转冷,儿童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季节性流行病进入高发期。从11月中旬开始,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数均明显增加。特别是近两周以来,儿科及呼吸内科门、急诊量剧增。
早上八、医院大厅
为更好的应对季节性疾病高发期,进一步满足患者“就诊时段差异化”的需求,医院领导层高度重视此情况,合理调配资源,强化门急诊管理,优化服务流程,协调住院病房医生支援门急诊,门诊延迟下班,周末和元旦假期安排高年资医生坐诊,增加中午连班医生,输液大厅实行弹性值班,增加护理人员,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便捷的服务,确保就诊安全。
医院提醒您几种预防流感措施
ABOUT
1.避开高峰时段就诊(9~11点);
2.有就诊卡的患者用手机在网上预约挂号;
3.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1)勤洗手,外出戴口罩,避免通过触摸感染;
(2)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逗留;
(3)均衡饮食,吃一些富含维生素E和C的食物,如大蒜;
(5)提高室内空气的湿度;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食醋熏蒸,进行消毒;
(6)早发现,早诊治;
(7)听从医生安排,不乱用抗生素,乱输液;
(8)食疗:紫苏叶、香菜煎水服。
你应该了解的流感知识
ABOUT
1什么是流感?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和咳嗽,可有胃肠不适。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病者感染流感后症状较重,流感也可能使原有基础性疾病的病情加重。
2流感通过什么途径传播?1.流感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2.亦可通过接触表面沾有病毒的物品后再接触口鼻而染病。
3如何预防流感?1.预防接种。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2.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3.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4.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5.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6.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7.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8.若有发烧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呼吸道传染病。
4哪些人群应该接种流感疫苗?1.孕妇;
2.<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3.6-23月龄婴幼儿;
4.2-5岁儿童;
5.≥60岁老年人;
6.特定慢性病患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及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被看护人员、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7.医务人员。
5疫苗接种禁忌症对鸡蛋或对疫苗中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不宜接种流感疫苗。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患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具体疫苗产品的禁忌症,应参考产品说明书和医生的建议。
6流感疫苗应该何时接种?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抗原变异,因此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才能获得有效保护。监测结果显示,我省流感流行期为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因此建议我省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为每年9-10月,但在流行期内接种疫苗均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7中医应该如何预防流感?中医认为流感属“时行感冒”,一般按风寒、风热、暑湿三种情况论治。
风寒证主要有恶寒重、无汗、头痛、身体酸痛、鼻塞、咳嗽、吐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轻按即感觉到脉跳,且有绷紧之感)等表现。
对此证可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常用荆防败毒散:
方药:荆芥、防风、姜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各15克,甘草5克
加减:每味药的剂量可因人因病而异,若恶寒重者,可加麻黄、桂枝以助其发汗之力。
风热证主要有身热较重、稍微怕冷、出汗较少、头胀、咳痰粘黄、流黄浊涕、舌苔薄黄且边尖红、脉浮数(脉搏快,轻轻一按就可感觉到脉搏跳动)等表现。
此证应予辛凉解表,常用银翘散:
方药:连翘、银花15克,桔梗、薄荷、甘草、牛蒡子各6克,竹叶、荆芥、豆豉各10克
加减:咽痛者可加马勃、玄参,鼻出血者去荆芥、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咳者加杏仁。
暑湿证主要有发热、少汗、身体酸痛、头昏重、眼痛、口中粘腻、胸闷、恶心、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脉捕快而不畅)等表现。
此证应清暑祛湿解表,常用香薷饮:
方药:银花、连翘、扁豆各9克,香薷、厚朴各6克
加减:热重可加黄连、青蒿,身体沉重可加豆卷、佩兰芳化湿解表。呕吐恶心者可加苍术、蔻仁、半夏、陈皮。
以上三证的方药均应和水煎服(若嫌不方便,也可到药店买成药)。煎药时宜于轻煎,不可过煮。煎好后趁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或吃热稀饭,米汤以助药力。出汗后尤应避风保暖,以防复感。
此外,在流感易发的季节,尤其要重视预防。读者朋友可根据时令选择以下方药:
冬春风寒多发季节:贯众、紫苏、荆芥各10克,甘草3克。水煎顿服,连服3天。
夏日暑湿当令季节:香薷、佩兰各5克,薄荷2克煮汤代茶饮。
流感广泛流行时,可用贯众10克,板蓝根12克,生甘草3克煎服,每日一剂。
以上的介绍就是针对预防流感中医的妙招,而且上述的妙招应,该是针对,体寒的患者,适应的并不是所有的体质应该都是用了,所以在必要的时候,还是使用中医比较好的,没有什么样的副作用。
扫一扫,惊喜不断!来源:医院
编审:庄浪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