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大暑之后,时至立秋,立秋之后,暑去凉来。古人把立秋当做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
秋季与五脏中肺脏相应,肺主气,司呼吸,也就是说肺脏和人体的呼吸功能是离不开的。
很多人会在入秋之后出现口干舌燥、易咳嗽或者干咳无痰、咽痛、目涩、鼻出血、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
用中医理论简单解释一下就是秋季阳气渐衰,天气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然而人体的皮肤黏膜又过快的蒸发水分,燥邪从口鼻而入,直达肺部,这也是秋季易多发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
立秋时节如何养生:润燥养阴补肺多酸
润燥
莲藕性质寒凉,具清热凉血的作用,对天气干燥所引发的流鼻血、咳嗽出血有效,再者,它又具健脾止泻、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也特别适合幼童食用。莲藕的食用价值高,一般除了常吃的莲藕根、莲藕籽外,属于中药材的莲藕蓬也能炖汤,同样具凉血的效果。
豆腐有清热润燥作用。《医林纂要》云:“豆腐清热,止咳,消痰。”凡咳嗽属于风热或肺热者尤宜。豆腐本身营养丰富,并且易于消化吸收。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求量。
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还可以滋阴润肺。
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宜于冬春季节发热和有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梨还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如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者,经常吃梨,可减轻症状。
养阴
山药补脾气益胃阴。它有着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腹泻的功效。可以调整代谢、润肤、通肠。
百合性平、味甘微苦,入心、肺经,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常食百合,可以补肺润燥、健脾开味,补养身体,使人精神焕发,抗拒疲劳。平常可多熬粥食用。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入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之功效,多用于肺热燥咳,干咳久咳,阴虚劳嗽等症。平常可多与红梨一起蒸煮食用。
补肺
杏仁还具有补肺润肺、生津止咳的功效。杏仁分甜杏仁和苦杏仁两种,苦杏仁多用于入药,而甜杏仁的滋润养肺功效则更强。这个季节喝一杯热的杏仁露会让你的肺更润,在杏仁露中加入银耳、雪梨等润肺养阴的食物,熬成杏仁羹,润肺平喘的功效更能加倍。
金橘性味甘酸、平温、无毒,入肺、胃经,能甘甜润肺,还能增强食欲健康,止渴生津。总而言之,橘子润肺的功效是很不错的。
多酸
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肾经。有补气血、生津液、止咳除烦、补益气血通利小便的功效。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乌梅味酸,性温,无毒,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之功效。并且可以用于解酒,在兴高采烈时,难免会喝多几杯,睡醒时头痛欲裂时,可尝试喝一杯乌梅番茶。用一个乌梅,泡在一杯温水里约5分钟,然后加入一茶匙番茶叶,慢慢的喝完。若要真正养生,就不要受到衰老的折磨,吃乌梅还可以抗衰老,所以从今天开始每天吃一个乌梅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