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健康风寒和风热感冒别再傻傻分

HELLO,小伙伴们,又到了一周的周五!

意味着很多小伙伴可以美美滴休息两天啦~

不过,参谋君此时此刻还是想问一句:

你的身体还好吗?

因为只有身体棒棒哒,才有力气撩妹/汉子,才能get到诗和远方哦!

腰酸、胃痛、易困……

毛病虽然不大不小~但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要时刻保持“健康范儿”

今天我们先来聊聊关于“感冒”的那些事儿~

感冒看似普遍常见的小病,但总会在我们日常忙碌中一时不注意患上,若没有及时治疗而转为旷日持久的咽痛咳嗽、鼻塞流涕也是难受不已;吃了不少药却不见好,久了也会影响日常工作生活。

中医将常见的感冒一般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所谓“对症治疗”,但仍然有很多朋友分不清什么是风寒感冒,什么是风热感冒,下面我们一起来瞧瞧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吧~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一般会发生在冬天,是受风或者是着凉引起的,一开始会打喷嚏、流清鼻涕、头痛、关节痛、怕冷,一两天以后开始发烧、咳嗽、吐痰,痰特别稀,而且是白色;伸出舌头来看,舌苔是白色的。

风寒感冒的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又正好吹风受凉,在秋冬发生的比较多,其主要特征症状为:

后脑强痛、肢体酸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怕寒怕风:就是上面提到的“恶寒重”,通常要多穿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行。

鼻塞流涕: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还有种情况是鼻塞不流涕,而喝点热开水就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舌无苔或薄白苔。

风寒感冒治疗的关键就是要多出点汗(上面所说的“辛温解表”)。其实这样的办法很多,包括桑拿、热水泡脚、运动、多盖两层被子、喝姜糖水等等。

风热感冒风热感冒,以前多出现在秋天,但是现在,冬天保暖措施好,天气又干燥,也会因此上火,也会导致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咽喉肿痛、怕热、咳嗽、痰比较黏稠,颜色发黄、流黄鼻涕、口干舌燥、头痛欲裂、伸出舌头来看,舌苔是淡黄色等。

风热感冒的起因通常是便秘,通常情况是便秘两天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即外感热邪,首先犯肺。

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就会影响肺出现感冒症状。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出现这种风寒感冒后拉肚子,中医上讲属于变症,是病由外入里,这是不应随便使用止泻药。风热感冒也有一些主要的症状:

身热、口渴、心烦:这是上面提到的“发热重”。

喉咙痛、咳嗽: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发生,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浓涕:通常是黄涕。

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而舌尖通常比较红。

确认为风热感冒,治疗起来就简单了。首先就是通便,再搭配一些清热解表的药物,中成药有清热解毒口服液、三黄片、银翘解毒丸+牛黄解毒片,这时可以吃些治疗风热感冒的白石清热颗粒、芩翘口服液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饮食也应清淡,可以喝些萝卜汤或梨汤。

感冒治疗常见误区误区一:几种感冒药一同吃

有些朋友,得了感冒后为了早点好,常常几种感冒药一同吃。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感冒药大多都含有解热镇痛药成份,如果同时服用,容易出现大量出汗、白细胞下降、转氨酶升高等副作用发生的概率,反而会加重病情。中国《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明确指出,感冒用药多为复方制剂(含种以上成分),只能选用1种。

误区二:服用抗生素

有些朋友感冒后出现发热,为了早点好赶紧服用抗生素,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抗菌药物不能杀灭病毒,故不建议用抗菌药物治疗普通感冒,且抗菌药物预防细菌感染是无效的,反而会增加菌群失调、细菌耐药等不良反应。中国《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明确指出,普通感冒不建议使用抗生素。

误区三:乱用抗病毒药物

既然普通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很多朋友甚至部分医生认为感冒时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其实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普通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其他病毒包括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但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中国《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明确指出,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过度使用抗病毒药物有明显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误区四:感冒输液好的快

很多朋友认为只有输液治疗才好得快。特别是孩子的家长,认为不输液感冒好的慢。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无并发症的普通感冒一般5-7d后可痊愈,输液对病程并不大,且容易并发输液反应等严重问题。感冒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首选口服药物,避免无根据的盲目静脉补液。静脉补液仅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因感冒导致患者原有基础疾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需要静脉给药;()由于患者严重腹泻或高热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需补充水和电解质;(3)由于胃肠不适、呕吐而无法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身体基础代谢。

误区五:注射了流感疫苗就不会得感冒了

有些朋友认为,我已经注射了流感疫苗,所以就不怕再得感冒了,其实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流感疫苗只针对流感,只会对特定流感病毒产生抗体,而对其他病毒或支原体引起的感冒则没有预防和抵抗的能力。所以打了流感疫苗照样会得感冒。

误区六:用碳酸饮料服用感冒药

很多年轻朋友喜欢喝可乐等碳酸饮料,感冒时直接用可乐服用感冒药,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目前治疗感冒的药物大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成分,它们会对胃黏膜有一定损伤。而可乐中主要含有碳酸及咖啡因,与感冒药同服时,会加重对胃黏膜的损伤,碳酸还会与对乙酰氨基酚发生反应降低药效。所以服用感冒药时,应尽量避免饮用可乐及其他含有碳酸、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

误区七:姜糖水能治感冒

民间流传着喝姜糖水可以祛感冒的偏方,其实这种做法也不一定对。按照中医学的理论,中医学根据病人感受的病邪性质不同,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等不同类型。姜糖水对风寒感冒可起到一定作用,而对风热感冒则不宜服用。因为生姜、葱白等都是辛温食物,能发汗解表,理肺通气,对于风热感冒则会助长热势,使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所以感冒后是否要服用姜糖水还得辨证论治,不宜盲目喝。

感冒的预防重于治疗。常用的方法有按摩、拔罐、针灸、刮痧等方法增强免疫力提高抗感冒的能力。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感冒穴位,感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下……(图片来源于《常见病特效穴位按摩图解》,曲宏编著)

合谷穴

手大拇指、食指虎口间,拇指食指好比两座山,虎口像谷底,合谷穴在略向食指侧按之,合谷穴常按摩能增强免疫能力。合谷穴还有个雅称叫长寿穴

列缺穴

在两虎口相对交叉,食指末端碰到的凹陷处

迎香穴

在鼻孔旁,迎香穴可以治疗流鼻水、过敏性鼻炎、流鼻血

风池穴

位于人体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肩井穴

位于肩外侧端与脊柱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孕妇不可以按摩或针灸容易造成流产

天突穴

在胸骨上窝正中按之形如半月凹陷处

足三里

膝盖外侧下三寸、外膝眼下四指处,经常按压可帮助脾胃消化、增强体质与抵抗力

▍责任编辑:张珊芳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villea.net/yczz/10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