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冬病夏治有期特有的适用人群,并不能包治百病,应根据不同的病种、病情选择进行。孕妇、皮肤易过敏者禁治;有疮、疖、痈等皮肤破损者以及严重糖尿病患者、哺乳期患者不宜采用。遇有感冒发热、鼻出血、咽痛等急性炎症发作时暂缓贴药。
贴后注意事项 贴治后头三天禁食发物,如羊肉、鱼、虾、海鲜、公鸡、鹅以及葱、韭、辣、蒜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不饮酒,少抽烟。每次敷贴后局部皮肤有轻微灼热、痒感及红晕,为正常现象。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应立即去掉药膏;如出现灼痛可以涂抹“万花油”,“烫伤膏”等,切忌外用刺激性药物,以免进一步伤害皮肤。如果已经发起水疱,水疱较小的话,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水疱已破,可以涂抹红霉素软膏等消炎膏;如水疱比较大,医院接受治疗;个别局部反应大者,应终止敷贴治疗,并由医师采用适当的药物治疗。
关于小儿敷贴医院儿科主任杜跃进说,最好等到3岁以上。这是因为,3岁以下的幼儿皮肤过于娇嫩,可能无法忍受药物的刺激。孩子太小,表达能力有限,不能准确说出哪里不舒服,也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风险。
除了贴后的一般注意事项,小儿敷贴后还需家长密切观察贴药后孩子的表情及敷贴部位皮肤的变化,每5——10分钟查看一次为好。敷贴时最好穿着透气性较好较为宽松的衣服,敷贴当天尽量避免吹空调、风扇,不要用热水冲其背部敷贴处。
夏季穴贴时间表头伏:7月17日——7月18日
中伏:7月27日——7月28日
闰中伏:8月6日——8月7日
末伏:8月16日——8月17日
入伏的头三天,贴敷效果都是一样的,没必要都挤在入伏第一天。通常清晨(早7点半左右,傍晚(晚6点左右)贴敷的人数较少。
选择冬病夏治疗法时,一定要到相关科室诊治,对号入座。
医院各科室对照表(点击放大) 徐医附院中医科专家门诊表(点击放大) 医院中医科专家门诊表(点击放大) 医院中医科专家门诊表(点击放大)每年贴治前,医院相关科室预约,以免到时排队拥挤。
记者/许波责编/朱宸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