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北方雨雪低温天气亮相,江南断崖式降温,阴冷的天气让人不由得心情低落。然而即使阴雨天气结束了,有的人还始终和化不开的忧愁结伴。
“悲秋”是病态吗?要不要看医生?要看什么科的医生?
悲秋:“松果体”和阳光的博弈
换季、天气变化居然影响情绪,大概你不知道,这是人脑内一个叫做松果体的内分泌腺在运作这种情绪体验。
松果体对光照强弱十分敏感:夏季强烈的阳光会抑制松果体的分泌功能,而秋季阴冷天气增多,昼渐短、夜渐长,松果体的分泌功得以恢复,开始大量分泌褪黑素——
褪黑素又抑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后两者在增强新产代谢、升高血压血糖等方面作用重大,一旦在血液中浓度下降,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浑身没劲儿等表现就来了。
这就是为啥秋季来临人会变得沮丧忧虑,据调查15%的普通人都有过“悲秋”体验。要知道悲秋不是病,等到天气转好,生活中的小确幸自然会击退悲秋的“小确丧”。
生活压力山大心灵感冒很常见
有人说:不管什么季节和天气,我的情绪总是很差,时常失眠、抑郁、焦虑……
如今几乎人人身负来自学业就业的各种压力,与此相关的精神卫生问题越来越多渗透到日常生活里。抑郁症、焦虑症、孤独症等心理障碍疾病已像感冒一样普遍。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构成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压力山大的生活状态下,很多“心灵感冒”的人意识到,重拾健康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但大家普遍存在一个疑惑:心理咨询和精神科门诊,究竟哪个能帮我?
心理咨询、精神科门诊它们不一样
目前,我国精神卫生非住院服务体系包括两部分,“心理咨询”“精神科门诊”听上去功能相似,它们却有实质上的区别。
精神科门诊:属医疗系统,也多称为心理门诊、心身科门诊,提供帮助的是具有医学背景的精神科医生,他们拥有处方权,主要做精神疾病的诊断、开具处方、给予综合治疗。
心理非医疗系统,大多属于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具有心理学背景心理咨询师通谈话给予来访者(患者)帮助,但他们不能诊断疾病,也没有处方权。
至于应该进哪个门,可以参考以下流程:
第1步
到精神科门诊,获得诊断
?
第2步
如确有精神心理障碍疾病,遵循医嘱
?
第3步
药物/综合治疗,在合适的时候心理咨询
有人担心精神心理疾病需要一辈子吃药、一旦患上再也好不了,因而拒绝接受专科治疗和咨询。可事实上,精神心理疾病经过系统治疗,并不是撕不掉的标签。
例如首次发病的抑郁症需要6-9个月的系统治疗,“心灵感冒”也可治愈,但讳疾忌医只可能让身心的苦楚越陷越深。
精彩阅读
常说的“心肌缺血”,其实大多数人都理解错了……新
牙线、漱口水、电动牙刷,为了一口健康小白牙,你的投资值不值?
一味中药味道清凉甘甜,祛黄痰效果特别赞,宝宝也能用
天气干燥流鼻血了咋办?8个最容易出错的家庭急救法!
胰岛素笔芯怎样保存?这样放冰箱等于浪费……
当心!含有这4类常见成分的感冒药升血压,高血压患者慎用
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孩子咽痛妈妈心疼!8个问题带你了解这个病
孩子咳嗽不止,可能是它在作祟!
湿气重+气血虚,大补药熟地黄还可以这样用
99%输液患者不知道,使用输液器不能这么“任性”!
嘘!关于XXOO,有件事太重要,你可能从来没听说过!
END
诶看官您都看到这儿了